首页> 中文学位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
【6h】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3章 生育水平和人口流动的总体态势

第4章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5章 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数量分析

第6章 人口预测 流动人口规模与生育率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附 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 记

展开▼

摘要

我国的生育率已经稳定在一个低生育的水平,人口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这必将形成人口增长的“倒三角”模式,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传统的生育率转变理论集中在社会经济和政策变化对生育率转变的影响,然而我们发现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与流动人口规模扩张在时间上出现了耦合。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人口的生育率和流动现状进行分析,为建立理论模型提供依据;其次,建立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理论模型,选取适当的指标数据,运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生育率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软件构建路径分析模型,得到人口流动对生育率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并引入“时滞”的思想,得出人口流动对生育率的当期影响和延期影响,接着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拟合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与生育率的关系曲线;最后利用皮尔曲线预测法对我国未来流动人口的规模做出预测,并据此预测生育率,提出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时间上来看,我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全国各省区来看,中国的生育水平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2)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格局,现阶段中国的流动人口以劳动年龄人口和经济型流动人口为主,全国流动人口受教育状况高于总人口,且人口流入地的分布呈现沿海集中化的格局。(3)引起人口流出地生育率显著高于流入地的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经济社会因素水平的差异。(4)人口的流入对流入地生育率的当期影响和延期影响均为负效应,且延期影响大于当期影响,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总影响高于人口流动因素对生育水平的总影响,即进入21世纪后,经济社会因素仍然为影响中国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且此影响还在不断增强。(5)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与生育率呈现双曲线关系,流动人口的增长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6)中国的流动人口总量将有增无减,但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步放慢;一般生育率进一步下降,但下降速度有所减缓。
   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有:生育政策的调整;重点解决影响流动人口发展的政策和体制问题,为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提供公平的外部环境;在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建立健全的管理服务机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