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镇居民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效应评估
【6h】

中国城镇居民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效应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评估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公共就业培训概述

2.1 基本概念

2.2 公共就业培训研究

2.3 相关理论

2.4 公共就业培训的成本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培训效应评估方法

3.1参与效应(Treatment Effect)

3.2 自选择偏差(Self-selection Bias)

3.3 评估非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3.4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3.5 再加权倾向得分匹配法

第四章 公共就业培训的平均参与效应评估

4.1 数据说明

4.2 描述性统计

4.3 总体样本的计量经济评估

4.4 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

4.5 再加权(Reweighting)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

4.6 培训项目无显著效应的理论解释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大规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工人下岗成为失业者。为此,多年来各级政府开展了公共就业培训,试图帮助失业个体实现再就业,摆脱贫困。然而,公共就业培训的开展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对公共就业培训进行科学的评估。对公共就业培训进行评估的主要问题是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即参与个体根据自身的特性选择是否参与某项公共就业培训。因此,采用普通计量方法进行评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共就业培训的实际效果。
  本文采用2011年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的民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公共就业培训对城镇参与者收入水平的影响。实证使用STATA软件,分别采用OLS回归、控制函数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再加权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参与者的平均参与效应,评估结果具有稳健性。OLS回归结果显示,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会显著下降5%左右;采用控制函数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的平均参与效应为-5%,但结果不显著;采用再加权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结果显示,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城镇个体收入水平会上升约2个百分点,且略高于总体的平均参与效应和非参与者的平均参与效应。这表明,公共就业培训没有显著正效应,但在长期内可能是有效果的。比较各方法的原理可发现,再加权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更为可信。总体上看,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个体具有总体素质偏低、寻找工作积极性弱等特点。因此,个体的自选择偏差为负,公共就业培训政策的指向正确。虽然公共就业培训的效果不佳,但其政策指向正确,且可能产生大的社会效应,因此有些效果不佳的培训仍要继续开展。为提高公共就业培训的质量,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本文提出几点措施:第一,在保证政策指向前提下,政府要下放公共就业培训的主导权;第二,改进公共就业培训项目,提高公共就业培训质量;第三,对公共就业培训进行跟踪评估,以便进行公共政策调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