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
【6h】

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题引:德性的求索

0.1研究的缘起

0.2研究的思路

0.3研究的方法

0.3.1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0.3.2批判反思的方法

0.3.3社会学的思维方法

0.4文献综述

0.4.1国外文献综述

0.4.2国内文献综述

第一章逻辑与历史:德性伦理的传统样态分析

1.1德性与德性伦理

1.1.1德性的话语雏形:古希腊语境中“ar(e)te”衍化

1.1.2德性伦理:一种道德类型学的划分

1.2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德性解读

1.3希腊城邦与德性

1.3.1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

1.3.2柏拉图:德性即心灵的良好秩序

1.3.3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

1.4希腊化罗马时期:德性与幸福

1.5基督教德性论

1.5.1从意志自由引出基督教伦理

1.5.2奥古斯丁:“德性即爱的秩序”

1.5.3托马斯·阿奎那:“德性即好的习惯”

第二章德性伦理式微的思想文化原因

2.1德性伦理传统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淡出

2.1.1文艺复兴与德性基础的抽空

2.1.2宗教改革与德性神化的祛魅

2.1.3启蒙运动与德性传统的颠覆

2.2规范伦理知识话语中的德性失落

2.2.1功利论将德性工具化

2.2.2义务论使义务高于德性

2.2.3权利论对德性的遮蔽

第三章传统与现代:德性伦理式微的社会历史方面——一个社会学的解释

3.1古希腊德性统一的意蕴

3.1.1古希腊德性统一的理论意蕴

3.1.2古希腊德性统一的社会历史意蕴

3.2传统共同体与现代市民社会:一个社会学的解释

3.2.1传统共同体的含义与特征

3.2.2现代市民社会的含义与特征

3.2.3等级身份与平等契约

3.2.4德性伦理的失微与规范伦理的宰制

第四章 “回归亚里士多德以拯救现代德性”的批判

4.1社群伦理:一种超越权利伦理的尝试

4.1.1“目的优先于自我”

4.1.2“德性优先于规范”

4.2麦金太尔的德性论

4.2.1德性与实践的关系

4.2.2德性与个人生活整体的关系

4.2.3德性与传统的关系

4.3对麦金太尔德性论的批判

4.3.1麦金太尔德性论的理论启示与限度

4.3.2对“回归共同体以拯救现代德性”的批判

4.3.3重读托马斯·阿奎那: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转化的中介

第五章 规范与德性的合题:现代性伦理的话语和谐

5.1现代性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限度

5.1.1现代性与现代道德哲学

5.1.2规范伦理及其限度

5.1.3德性伦理及其限度

5.2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结合的向度

5.2.1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与规范

5.2.2从制度伦理走向德性伦理

第六章并非结论的结语:德性伦理的言犹未尽

6.1论题的理论论域

6.2中西互镜:德性伦理传统的文化比较

6.2.1中西德性伦理传统的文化差异

6.2.2德性伦理传统断裂的历史文化原因

6.2.3德性伦理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德性是人类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德性之光始终照耀着人的精神世界,它使人类具有了道德意义上的自我创造能力,并以其超越性的精神力量,永远深情地眷注着人性的提升、人情的陶冶和美好习惯的生成,承担起为人类营造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就此而言,德性就是人类在不断超越自身自然属性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人性上内在的“卓越或优秀”。 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是西方道德思维代表自己的时代对社会道德生活、伦理秩序的关注,对人格力量的探索、人类命运的反思和把握。在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德性伦理由以往调节人的行为的中心位置而退居到了现代道德生活的边缘,以致于以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回归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传统”,以此来摆脱当代西方社会道德生活的困境。基于此,本文始终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分别考察了荷马史诗所描绘的英雄德性、希腊城邦和基督教的德性观。 对西方德性伦理传统失落原因的探究,自然是本论题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麦金太尔教授是从伦理学的理论流变和社会转型这两个方面来思考问题的。应该说,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西方德性伦理传统失落的原因提供了一个思想平台。本文对传统德性伦理式微的思想根源将从两个方面来切入:一是从特定的文化背景来展示德性伦理传统的淡出;二是从伦理思想本身的演进轨迹来透视德性伦理传统的式微。在启蒙运动所张扬的理性精神下,伦理学的知识形态呈现出了两种状态:效果论和义务论。效果论将德性工具化,义务论中的义务高于德性,而权利论则遮蔽了德性。应该说,这些都是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最为直接的思想根源。德性伦理传统式微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结构的转型。具体来说,传统德性伦理赖以生长的社会环境是具有等级性质的社会共同体,而现代社会的结构是市民社会,这一现代社会结构中,人与人是以契约来缔结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契约双方之间是平等的。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规范伦理自然成为调节人们伦理关系的主要方式。 对麦金太尔德性论的批判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是从两种意义和三个层面上来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的。就两种意义而言,即对他的德性论中合理成分的肯定和不合理成分的否定。三个层面:一是对他主张的德性与传统的关系的肯定;二是从现代性的角度,对他“回归共同体以拯救现代德性”的批判;三是对他主张“托马斯的德性论是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批判。 功利论、义务论、权利论诸形态都是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的产物。如何思考超越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对峙这一问题,需要从现代性入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规范伦理在现代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宰制性地位,是现代性精神理念在伦理道德领域的渗透和延伸。现代性精神价值的两面性表现在伦理学上,就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各自存在的理论优势和限度。就此而言,现代性伦理应该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统一。本论题从两个向度上对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论证。就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与规范的关系来说,二者呈现为历史与逻辑两个层面;就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的关系来说,本论题对制度伦理何以可能的理解上,对二者的关系做了必要的把握,进而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路径:从制度伦理走向德性伦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