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体酮局部注射促进坐骨神经再生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6h】

黄体酮局部注射促进坐骨神经再生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材料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大体观察

3.2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3.3 腓肠肌湿重恢复率

3.4 组织学检查

3.5 坐骨神经远端GDNF阳性细胞灰度变化

3.6 T型硅胶管周围乳白色物质及检测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黄体酮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

4.2 局部注射黄体酮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及其最佳剂量

4.3 局部长期注射黄体酮的副作用

4.4 T型硅胶管桥接坐骨神经缺损再生室模型的优缺点

4.5 本实验的局限性

4.6 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体酮局部给药对坐骨神经再生影响的剂量-效应关系。
   方法:将30只(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A、B、C、D、E、F六组,每组5只。先将SD大鼠去势,建立SD大鼠体内无黄体酮模型。去势后2周切除右侧坐骨神经5mm,以T型硅胶管桥接,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型。模型建立后,A组(对照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0.2ml,B、C、D、E、F组分别每天同一时间局部硅胶管内注射黄体酮2mg/kg、4mg/kg、6mg/kg、8mg/kg、16mg/kg。分别于给药后4周、8周、12周行功能恢复检测,检测指标为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12周后切取双侧腓肠肌,秤重并记录,计算实验侧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光镜下观察各组新生神经轴索变化,计数单位面积内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及测定髓鞘厚度;再取各组新生神经行GDNF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DNF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术后发现各组坐骨神经指数随时间均逐渐升高。同一时间观察点下,与A组相比,B、C、D、E、F组SFI明显升高(P<0.05)。其中C组优于B、D、E、F组(P<0.05),B组优于D、E、F组(P<0.05), D、E、F组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术后12周发现各组右侧腓肠肌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与A组比,B、C、D、E、F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明显升高(P<0.05)。其中C组优于B、D、E、F组(P<0.05),B组优于D、E、F组(P<0.05),D、E、F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与A组相比,B、C、D、E、F组硅胶管中再生坐骨神经和坐骨神经远端神经纤维数目及髓鞘厚度显著升高(P<0.05)。其中C组优于B、 D、E、F组(P<0.05),B组优于D、E、F组(P<0.05),D、E、F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 B~F组所有SD大鼠右侧的T型管周围有乳白色物质,随黄体酮注射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多。
   结论:黄体酮能够促进坐骨神经再生与修复,局部给药最佳剂量是4mg/k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