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问题研究
【6h】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基本释义

1.1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的内涵

1.2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的必要性

1.2.1 宏观调控的特点决定

1.2.2 宏观调控“失灵”的反思

1.2.3 程序法治化是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的最佳路径

1.3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的价值

1.3.1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能够实现授权和控权的统一

1.3.2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是践行经济民主和推进调控效果的统一

第二章 宏观调控运行程序的法治化构建

2.1 转型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失范及原因分析

2.1.1 我国宏观调控的失范及其表现

2.1.2 我国宏观调控失范的原因分析

2.2 宏观调控运行程序的法治化构建

2.2.1 决策程序

2.2.2 执行程序

2.2.3 监督程序

2.2.4 后果处理程序

第三章 宏观调控诉讼程序的初步构建

3.1 司法程序引入宏观调控的应然性分析

3.1.1 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

3.1.2 宏观调控的可诉性的限定及对异见的回应

3.2 宏观调控诉讼程序的可行性分析

3.2.1 当前宏观调控进入诉讼程序面临的困难

3.2.2 公益诉讼制度作为宏观调控诉讼程序的可行性分析

3.3 宏观调控诉讼程序制度的初步构建

3.3.1 宏观调控公益诉讼的当事人制度

3.3.2 宏观调控公益诉讼的证据制度

3.3.3 宏观调控公益诉讼的裁决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向来十分强调运用宏观调控对经济结构进行引导和调节。在承认宏观调控助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看到当前宏观调控运作失范的客观事实。无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制资源供给过少。
  强化法制的策略事实上意味着法治秩序的引入。事实上,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的命题并非是“法律万能论”下的冒险作业,也并非对尊重市场自发秩序、恪守权力底线这一原则的反动。宏观调控法治化具有“严格规则模式”和“合理程序模式”两种路径,由于宏观调控本身的专业性、复杂性,前者难有发挥的有效空间,而程序构造可以预设授权、控权、推进经济民主、增强调控效果等价值,同时避免“相机抉择”的过度干扰,因而是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的主要方式。
  宏观调控的程序主要包括决策程序、执行程序、监督程序、后果处理程序,这些程序的法律化既要尊重既有调控的体制和格局,又需重点扩大民主、公开等原则的运用空间。在后果处理程序应当特别强调宏观调控的诉讼程序。应当承认宏观调控具有可诉性,即可以通过诉讼程序对宏观调控责任予以追究,保证权责一体的贯彻。和传统民事、行政诉讼以私益为导向不同,公益诉讼突出强调了对公益的保护,因而和宏观调控纠纷诉讼具有高度契合性,从而最有可能担当这类纠纷的司法诉求。宏观调控公益诉讼的构建应主要从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裁判制度等几个方面着手,以强化公益的有效、及时保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