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朱湘的诗学观对其翻译观的影响
【6h】

论朱湘的诗学观对其翻译观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1: Formation and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Zhu Xiang’s Poetics

1.1 Definition of Poetics

1.2 Formation of Zhu Xiang’s Poetics

1.3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Zhu Xiang’s Poetics

Chapter 2: Zhu Xiang’s Views on Translation in Relation to His Poetics

2.1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ics and Translation from Rewriting Theory

2.2 The Main Contents of Zhu Xiang’s Views on Translation

Chapter 3: Manifestation of Zhu’s Poetics in His Poetry Translation

3.1 Domesticated Imagery

3.2 Vernacularized Language

3.3 Aestheticized Poetic Form

Conclusion

Notes

参考文献

致谢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

Résumé 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展开▼

摘要

朱湘(1904-193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的倡导者之一,是二十世纪初与闻一多、徐志摩相比肩的杰出诗人,其诗歌创作成就曾引起人们关注并得到过很高的评价,鲁迅称他为“中国的济慈”。但朱湘对于中国诗歌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是一名杰出诗人,也在于他是一名杰出的翻译家。《朱湘译诗集》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部“世界诗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对朱湘诗歌的研究,尤其是对他的诗歌翻译研究目前学术关照还比较少。而且,如果从传统的翻译理论出发,依照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层面上的对等转换去衡量译文,朱湘的译文是不忠实的,其独特的翻译行为也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给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拟在勒菲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框架下,从社会文化角度重新审视朱湘的翻译思想与实践。勒菲弗尔提出将翻译活动纳入文化系统研究,详细讨论了文化因素中的诗学观对译者的影响,并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译者个人诗学观和社会主流诗学观的影响,其影响会在其译作中得以体现。本文以勒菲弗尔有关诗学和翻译相互关系的理论为观照,从朱湘诗学观的形成入手,探讨他的翻译思想与其诗学观的联系,揭示出其诗学理论、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三者完美结合的过程。文章认为朱湘的翻译观与他的诗学观相互交融。首先,他的翻译观源自其诗学观,其诗学观影响了其翻译观的形成和发展,并渗透至其翻译实践中,尤其体现在翻译过程中他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处理上,可以说朱湘的翻译思想和实践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诗学观。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引言部分包括朱湘研究回顾及本文的主题和基本框架。第一章论述朱湘诗学观的形成及主要特点。第二章探讨朱湘诗学观与翻译之间的联系,讨论在诗学观影响下的朱湘的翻译观的主要特色。第三章通过具体分析揭示朱湘诗学观在其翻译实践中的体现。最后是结语。文章认为朱湘带有个性特色的翻译是由他的诗学观所决定的,其诗歌翻译具有强烈的诗学目的,体现出他对推动中国新诗发展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及贡献,因而是值得肯定的。

著录项

  • 作者

    李珑珑;

  •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

  • 授予单位 湘潭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舒奇志;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翻译 ;
  • 关键词

    诗学观; 翻译标准; 朱湘;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