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语言学反思—以五四白话文运动为中心
【6h】

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语言学反思—以五四白话文运动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言

第2章 现代中国文化的想象和构建与五四白话文运动

2.1 五四白话文运动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2.2 “救亡”与“启蒙”: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历史使命

2.3 五四白话文运动:传统思想方式与现代思想方式的分野

第3章 现代汉语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发展之关联

3.1 探索心智的踪迹:语言与思维、思想的内在联系

3.2 “象”与“概念”的博弈:中西方语言的碰撞

3.3 一变皆变:汉语语言变革的“极致追求”

第4章 语言认同与思想改造:西方语境下的现代中国哲学

4.1 传“西道”、授“西业”:西方哲学在中国传播之影响

4.2 上下求索,终遇良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4.3 打破传统,独辟蹊径: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初创

4.4 精研中西,构建体系:现代中国哲学范式的形成

第5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研究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20世纪全球一体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性的挑战之下出现了深刻的意义危机,由此而走上了艰难的重建之旅。构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体系成为一代又一代学者孜孜以求的研究领域。然百年来,知识分子不断建构、解构与重构的现代中国哲学体系却依然被西方学界质疑连连。这种质疑表面上看是因为中国哲学在现代的发展参照了西方哲学的思想与治学方法,究其根源,乃是我国所使用的语言的变革所致。五四白话文运动带来的现代白话文无疑是中西古今语言碰撞的结晶,变革后的汉语无论是语音、语法还是词汇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语言是思维与思想的深层决定因素,语言的变革必然导致思维方式与思想文化的转型。
  本文在对西方语言与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与词汇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代汉语的思想本质,同时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等方法,从语言与思维、思想之内在联系入手,挖掘出这种语言要素之差异导致的中西古今思维方式的不同取向。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作为国人思想之基的汉语在西方语言的冲击之下自觉地对其产生了归化,这种语言的现代化必然引导国人思维方式与现代中国之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而伴随着现代汉语的普及与传播,现代中国哲学与其他新建立起来的学科也必然共同受制于现代汉语的思想方式。
  诚然,中国传统思想中本没有“哲学”这个概念,而自对“哲学”这个概念的引进始,就注定了要学习一整套西方哲学的学科规范。近代以来的西著翻译不仅带来了西方哲学思想,更带来了西方哲学的语言逻辑与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壮大并取得主流地位,更使得其哲学语言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深入血脉。而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其哲学语言思想之根本亦是典型的西方式的。这种由翻译带来的欧化语法与思想性的词汇又伴随着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入传播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汉语文体与言说方式,并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内容。而对现代汉语的普遍使用又使这种欧化的语言与思维模式深深根植于每一位中国学者的灵魂。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立到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范式的形成,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在建构现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上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然而却始终无法摆脱欧化语言思维模式的影响与制约。本文就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以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反思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困境,进而挖掘出百年来中国哲学合法性被质疑的根源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