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主义法学视角下的性骚扰问题研究
【6h】

女性主义法学视角下的性骚扰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 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方法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第2章 女性主义法学性骚扰的概念界定

2.1 女性主义性骚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2 比较法上的性骚扰概念

2.3 女性主义性骚扰概念在中国

第3章 性骚扰问题的法律价值分析

3.1 性、性别与法律

3.2 对公共/私人领域的二元划分

3.3 女性主义法学的性别观——平等与差异

第4章 中国反性骚扰的立法完善

4.1 我国性骚扰问题的现状

4.2 女性主义法学性骚扰的立法实践

4.3 规制性骚扰的立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性骚扰问题是世界性的社会难题,在国人的眼里性骚扰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性骚扰现象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人们却逐渐意识到该问题出现的严重性,尽管有关性骚扰的案件时有发生,在当时也会引起很大的轰动,但往往最后却“无疾而终”。受害者的无奈、骚扰者的侥幸,自始至终都围绕在性骚扰的周围,让它在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的同时,也成为了立法的难题和难点。
  有关性骚扰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起源于美国,性骚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与女性主义运动密不可分,可以说,对性骚扰问题的研究是由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法学酝酿而来的。当时的激进女性主义法学家从性骚扰不仅违背道德,而且具有可诉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性骚扰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应该尽早结束在职场中对女性的歧视和性骚扰现象。然而,介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围绕着有关工作场所的性骚扰问题,在民商法领域展开讨论,结果导致对于性骚扰的概念认识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性骚扰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性骚扰的概念,性骚扰现象的出现带来了怎样的法律问题,对此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法律手段去解决。
  本文从女性主义法学的视角出发,对女性主义法学性骚扰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性骚扰问题的法律价值进行分析,并试图对中国的反性骚扰提出一些立法方面的建议。具体的写作思路如下:第一部分梳理一下女性主义法学的性骚扰概念,对其概念进行三方面的探讨;第二部分对性骚扰问题的法律价值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是从性、性别与法律、传统的公共/私人领域的二元划分,尤其是女性主义法学的性别观等三个层次来分析性骚扰现象的本质问题;第三部分是对性骚扰问题进行理论的研究后,将视线转移回对反性骚扰的立法提出建议,列举我国发生的一些性骚扰案例,指出现阶段我国反性骚扰立法存在的困境,借鉴女性主义法学关于性骚扰问题的立法实践,对中国的反性骚扰立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用立法的方式对性骚扰问题进行规制,是应对当下出现的越来越多性骚扰案例的现实选择。对性骚扰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性骚扰概念,在解决立法难题的同时,也能为司法实践提供更多理论上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