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离婚判决既判力问题研究
【6h】

离婚判决既判力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离婚判决既判力概述

1.1 离婚判决概述

1.2 我国民事判决的既判力理念①

1.3 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

第2章 离婚判决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2.1 离婚判决之身份关系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2.2 离婚判决之财产关系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2.3 离婚判决之子女抚养关系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第3章 离婚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3.1 离婚判决之身份关系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3.2离婚判决之财产关系既判力客观范围

3.3 离婚判决之子女抚养关系既判力客观范围

第4章 离婚判决既判力的效力范围

4.1 离婚判决既判力的时间确定

4.2 离婚判决既判力的绝对效力

4.3 离婚判决既判力的相对效力

第5章 离婚判决既判力的程序保障

5.1再审程序

5.2 第三人撤销之诉

5.3 离婚判决救济程序的限定与适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既判力理论本身是一个十分繁琐和高深的理论,我国国内既判力理论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既判力目前是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判决效力的通说理论。既判力是指一个案件在经过法院的审理、判决后,产生对诉讼当事人、法院和诉讼标的的效力。通说认为既判力分为三个部分:既判力的主观范围、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和既判力的效力范围。既判力的主观范围是指既判力作用于哪些主体;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指既判力作用于哪些范围;既判力的效力范围是指对特定主体产生的强制性约束力。离婚判决是指夫妻双方当事人就婚姻关系及其他相关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由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做出裁决。本文旨在论述离婚判决既判力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离婚判决既判力问题提出的一些思考。
  本文共计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从离婚判决的概述、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理念、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此对既判力理论和离婚判决做一个概述和理论探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离婚判决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分别从离婚判决身份关系的主观范围、离婚判决财产关系的主观范围和离婚判决子女抚养关系的主观范围进行。旨在介绍既判力效力如何作用于离婚诉讼的当事人。第三章介绍了离婚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同第二章一样,分别介绍离婚判决身份关系既判力的客观范围、离婚判决财产关系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和离婚判决子女抚养关系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意图明确既判力效力对离婚诉讼标的的效力。第四章从离婚判决既判力效力的时间确定、离婚判决既判力效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总结离婚判决既判力效力各种情形。第五章着重论述了离婚判决存在瑕疵时,离婚判决既判力的救济程序:再审程序和第三人撤销之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