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屈大均的遗民思想与诗歌创作
【6h】

屈大均的遗民思想与诗歌创作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1 屈大均的生平与创作

1.2 屈大均及其诗歌研究概况

第一章 屈大均的遗民思想

第一节 “夷夏之防”

第二节 忠君报国

第三节 存道思想

第二章 屈大均遗民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

第一节 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第二节 守志不阿的人生理想

第三节 乱世之哀叹

第四节 对征服者的控诉和揭露

第五节 精神的苦闷与迷惘

第三章 屈大均遗民思想的艺术表达

第一节 情感激越

第二节 想象大胆夸张,构思奇特

第三节 具有比兴意义的意象

第四节 以诗为史

第五节 雄浑豪放的诗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个人简历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屈大均是清初著名遗民,他的遗民思想重点体现在“夷夏之防”、忠君报国和“存道”上。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满清的蔑视和不满,还通过对自己身份的界定表达了夷夏之大防。大均的“存道”思想,在于重视自身,保持道统,追寻民族之根,继承和弘扬儒家的传统文化。屈大均的遗民思想在其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中,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是他诗中最突出的部分;他一生坚持操守,保持了遗民的高洁品格;由于大均一直坚持“夷夏之防”,所以在诗中他对满清异族进行了辛辣的控诉和揭露;处于明清异代的乱世,大均满怀哀叹;在满清统治安定之后,忠君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好友也一一离去,大均精神陷入了迷惘。屈大均的遗民思想对其诗歌创作手法也有明显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他诗歌情感的喷薄激越,浪漫主义手法,比兴手法以及“以诗为史”手法上。这些艺术形式的运用,使大均的诗呈现出雄浑豪放的总体风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