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内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
【6h】

鼻内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 略 词 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病例收集:

2.1.2入选标准:

2.1.3排除标准:

2.1.4一般资料:

2.2实验材料

2.2.1实验仪器及设备

2.2.2实验药品及来源

2.3.手术方法

2.3.1研究组患者

2.3.2对照组患者

2.3.3术后处理

2.3.4随访

2.3.5 瘘口面积测量方法

2.3.6判定指标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4.1慢性泪囊炎的发病机制

4.2鼻内镜下泪囊位置的判定

4.3 EES-DCR的原理及发展

4.4 造瘘口粘膜瓣的处理

4.4.1 鼻粘膜瓣与泪囊瓣吻合

4.4.2 术后泪道置管

4.4.3 利用免疫抑制剂抑制瘘口创面肉芽组织增生。

4.4.4 制造"S"型鼻粘膜瓣,

4.5 对本实验结果的分析

4.6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图 :

综述: 鼻内镜在眼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33眼)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同时在支架周围填入美乐胶固定。对照组23例(28眼)患者采用单纯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不应用泪囊支架,术毕用美乐胶把粘膜瓣固定。术后两组处理相同。随访12月。对比两组1月、6月、12月的治愈率和造瘘口的面积。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治愈率分别为96.96%、92.86%,测定两组造瘘口面积分别为30.14±0.23mm2、30.10±0.64mm2,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随访6个月时治愈率分别为90.91%、71.43%;随访12个月时治愈率分别为84.85%、60.71%,经统计学分析存显著性差异(X2=3.889、4.560,P<0.05)。两组术后6个月测量造瘘口面积分别为:23.95±3.07mm2、12.57±2.26mm2;术后12个月测量两组造瘘口面积分别为:20.12±2.34mm2、10.15±1.85mm2;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t=16.220、18.233,p<0.05)。
  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利于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