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RAF和RAS突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6h】

BRAF和RAS突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写词汇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病例收集

2.2 标本收集

2.3 吸附柱法提取组织DNA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ARMS法)检测BRAF V600E、K-RAS、N-RAS基因突变

2.5 随访

2.6 统计学处理

第3章结果

3.1 BRAF V600E、N-RAS、K-RAS突变率

3.2 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CPTC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3 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CPTC患者DFS相关性分析

第4章讨论

4.1 PTC患者BRAF V600E、N-RAS、K-RAS基因突变率

4.2 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CPTC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及其应用的探讨

4.3 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CPTC患者DFS间关系的探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相关性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检测BRAF V600E、N-RAS及K-RAS突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中的发生率。探讨在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而无远处转移的30例CPTC中,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突破腺体包膜、病灶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g水平及术后DFS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的方法,将符合本研究对象标准的30例 CPTC患者的蜡块包埋甲状腺癌组织切片标本分别进行 BRAF V600E,N-RAS,K-RAS基因突变检测,分别计算它们的突变率。应用SPSS21.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 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30例CPTC中, 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CPTC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3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PTC患者中,检出BRAF基因V600E突变阳性者21例,阳性突变率为70%;N-RAS突变阳性者1例,阳性突变率为3.3%;未检测到K-RAS突变阳性者。
  2.单因素分析显示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患者性别、年龄相关,而与肿瘤大小、肿瘤突破腺体包膜、病灶数目及中央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这些因素均无关;非参数检验提示BRAF基因V600E突变状态与C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及131I治疗前后的血清Tg水平无关。
  3.同等剂量131I核素治疗局部淋巴结转移的CPTC患者后,BRAF基因V600E突变阳性组Tg水平远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至随访结束,3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CPTC患者,均未见复发。
  结论:1.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PTC中,BRAF V600E、N-RAS和K-RAS突变率分别为70%、3.3%和0%。
  2.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PTC,BRAF基因V600E突变也许不能作为其具有高侵袭性及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