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Ⅰ型成骨不全及骨质疏松症两个候选基因的遗传学研究
【6h】

Ⅰ型成骨不全及骨质疏松症两个候选基因的遗传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1遗传疾病

1.2骨骼系统相关的遗传疾病

1.3遗传分析

第二章中国Ⅰ型成骨不全家系/患者的连锁与突变研究

2.1材料和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第三章中国核心家庭中骨钙素(BGP)基因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基因与骨密度之间的关联与连锁研究

3.1材料和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第四章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的SCI论文

已投稿SCI杂志的论文

附图表

获奖的会议摘要

成果登记

缩写表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论文的目的是:1)考查在中国人群中Ⅰ型成骨不全是否由COL1A1基因或COL1A2基因的突变所致;2)研究在中国人群中两个重要的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候选基因(骨钙素基因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是否为骨密度变异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该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征集了8个I型成骨不全家系(其中包括一个拥有132个成员、43个患者的大家系)和402个正常人群的核心家系(共1,263个个体,每一个家系至少含有一个20~45岁的女性子代).1)通过在大的I型成骨不全家系中对COL1A1基因和COL1A2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当e=0.001时,在COL1A1基因处检测到的LOD值为2.31,而在COL1A2基因处检测到的LOD值为-8.50.但随后在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和直接DNA测序的方法对该大家系先证者的COL1A1基因进行的突变扫描分析时,却没有在COL1A1基因中检测到有致病突变.而且扩展到对另外七个I型成骨不全家系先证者的COL1A1基因进行突变扫描分析时,同样没有在COL1A1基因中检测到任何致病突变.2)通过应用数量传递不平衡测验(QTDT),在402个核心家系中同时检测骨钙素基因的HindⅢ多态性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的CA重复多态性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的连锁和关联,没有发现显著性的结果.该研究的结果提示:1)在中国人群中,I型成骨不全的病因可能不是COL1A1基因或COL1A2基因的突变,其真正的分子遗传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2)不支持骨钙素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为中国绝经前妇女骨密度变异的QTLs.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