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霉素类抗生素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6h】

青霉素类抗生素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1.2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1.3本文构思

第二章 基于层层组装的电流型青霉素生物传感器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3结果与讨论

2.4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沉积的电流型青霉素生物传感器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3结果与讨论

3.4小结

第四章基于印刷电极的电流型青霉素生物传感器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3结果与讨论

4.4小结

第五章基于非水性溶剂增强作用的青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3结果与讨论

5.4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直广泛应用于人类、畜禽业及水产养殖中各种细菌感染的防治。随着其产量与用量的不断增加,加之药品管理的混乱和盲目使用,食物、水体和土壤中抗生素残留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抗生素残留可增强细菌耐药性,破坏人体和动物胃肠道以及环境微生态平衡。因此,食物和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监测和控制十分重要。现有的抗生素残留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微生物抑制法,HPLC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和一些商品化快速检测试剂盒、测试条。这些方法存在费时、操作繁琐、需要昂贵的仪器、灵敏度较低等缺点。本文旨在开发灵敏、简便的快速检测方法以克服以上局限性。具体内容如下:
   1.综述了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危害以及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论述了其检测原理。
   2.采用层层组装法将多层碳纳米管(MWCNTs),氧化苏木精和青霉素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研制了电流型青霉素生物传感器。研究了各种实验参数,包括电极修饰方法的选择、pH敏感氧化还原化合物的选择、工作电位、酶浓度、缓冲溶液的浓度和干扰物质对生物传感器的影响。在最佳的电位0.2Vvs AgCl/Ag下和1mM PBS(pH6.8)中,该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50 nM-2.7 mM。该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短(约8 s),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可再生等优点。
   3.在金电极上通过对苯醌电化学还原法诱导沉积壳聚糖包埋MWCNTs和青霉素酶,研制了电流型青霉素生物传感器。优化了电化学沉积时间、工作电位、青霉素酶的浓度和缓冲溶液的浓度。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了持久的稳定性、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其检测范围为9.8 nM-2.7 mM。用于实际牛奶样品中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4.采用层层组装技术将预吸附氧化苏木精的多层碳纳米管、壳聚糖和青霉素酶层层组装到印刷电极表面,研制了廉价的电流型青霉素生物传感器。采用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在优化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57nM-48μM,并且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5.利用非水性溶剂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增强和蛋白质沉淀的特性,在碱性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中建立了一种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同时能消除牛奶中蛋白质组分的干扰,直接对牛奶样品中的氨苄西林钠进行检测的流动注射一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此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μg·L1-1-4.0μg·L-1,同时对1.0μg·L-1氨苄西林钠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3%,检出限为1.0 ng·L-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