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转型期我国中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
【6h】

社会转型期我国中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 社会转型期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1.1 第一个十年:音乐教育的复苏(1979-1989)

1.2 第二个十年:音乐教育的繁荣和发展(1990-2000)

1.3 第三个十年: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反思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我国中小学生表现力发展现状

2.1 “大纲”和新“课标”的比较

2.2 中小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现状

2.3 成因分析

第三章 中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地区差异,改善办学条件

3.2 彰显特性,回复音乐教学的本来面目

3.3 循序渐进,夯实学生的音乐功底,促使学生勇于表现

3.4 规范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质量

3.5 深化艺术师范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实施园丁工程,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音乐教师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还表现在政治、文化、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社会学家认为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
   现代社会的转型进程其实是一种现代化的进程。由于中国的发展属于跨越式的,中国的现代化基本属于赶超型,现代化因素与传统因素以及新旧体制与规范,通常是以既相偶合、又相冲突的形式暂时共存,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几乎是全方位的。其中“体制转型”与“观念转型”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最大,并构成了教育问题发生的最重要的社会背景。
   纵观当下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近三十年发展变化之快,令人感叹。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加大,国内一些学者、专家们引进了不少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都从不同角度,如文化学、音乐美学等学科中,对音乐教育的价值、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真可谓是硕果累累,并且出版了大量曾写过的论文、著作。这些研究中,不同层次的肯定音乐教育和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强调其审美品质,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能力。表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伴着最近这些年音乐课改的逐步推广,音乐教育获得了让人满意的成果,不论是其在教育界的地位,还是整个音乐教育的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
   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欧洲出现了三个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这就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洛兹(Emin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创建的“体态律动学”;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Kodaly·Zoltan,1882-1967)创建的柯达伊教学法:德国音乐家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创建的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洛兹的教学哲学是“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不能只顾去追求高超的演奏或演唱技巧,而应该努力让全世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亲身参与、充分表现。柯达依教学法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利益,把提高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通过学习本民族的民间音乐传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唱歌、读谱,随音乐做动作欣赏音乐,即兴作曲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普遍获得音乐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感。柯达伊的观点与达尔克罗兹基本相同,他的核心观点就是“要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奥尔夫教学法却有不同,他更注重教学的过程,注重实践、全方位参与表现,强调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他说:“这体系绝不是单纯音乐的形式,它是动作、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它简单易行,没有人为的附加物,没有繁赘的结构,近于生活,自然及儿童有天性,它是儿童的良师益友”。以上几种教育体系,几乎都是通过实践活动探寻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
   以上国内、外的经验与理论很值得我们借鉴。但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阶段,社会在快速变化,教育的变化却非常慢,经常需要十年或者更长的周期,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加上我们教育政策的相对滞后性,教育资源不足,就难免出现些不公平的现象。教育的公平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至于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之间的不平衡,
   因为教育内容偏差决定教育显得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潜能开发,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忽略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等现象。
   所以通过走访调查,我国中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并不高。这是诸多因为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当前我们的音乐教育落差太大,我们必须要引起反思,必须迎头赶上,适应社会、学生对音乐的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