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中学生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
【6h】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中学生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共情的有关研究

1.1.1 共情的概念

1.1.2 对不同群体共情能力的测量

1.1.3 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

1.2 家庭环境的有关研究

1.3 学校环境的有关研究

1.4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现状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2.1 已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步骤与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中学生共情能力状况分析

4.1.1 中学生共情能力及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4.1.2 不同性别中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男=685,女=789)

4.1.3 不同年级中学生共情能力的差异分析

4.1.4 中学生共情能力在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1.5 父母亲文化程度与中学生共情能力的差异分析

4.2 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状况分析

4.2.1 中学生学校环境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2.2 中学生家庭环境状况分析

4.3 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状与中学生共情能力的相关分析

4.4 中学生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各因子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

4.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 讨论

5.1 有关中学生共情能力整体状况的讨论

5.2 对中学生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整体状况的讨论

5.3 对中学生共情能力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讨论

5.4 关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探索中学生共情能力的整体状况,以及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中学生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学生学校环境问卷和基本移情量表(BES)进行问卷调查,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江华及白芒营1474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共情能力的现状及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女生的共情能力均优于男生,并且存在显著差异(t=11.170,p<.001);中学生的认知共情能力(F=5.261,p<.001)和共情总分(F=3.009,p<.05)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2)性别与居住地对独立性(F=7.67,p<.01)、成功性(F=7.40,p<.01)与知识性(F=4.38,p<.05)的交互作用显著;是否独生与居住地对知识性(F=7.01,p<.01)和组织性(F=5.86,p<.05)的交互作用显著;
   (3)中学生的各类共情能力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r(CE)=-.060,p<.05)、知识性(r(BTS)=-.059,p<.05)、成功性(r(AE)=-.052,p<.05)、组织性(r(AE)=-.055,p<.05;r(CE)=-.108,p<.001;r(BTS)=-.096,p<.001)和控制性因子r(CE)=-.069,p<.01;r(BTS)=-.054,p<.05显著相关,与学校环境的各个维度显著相关;并能被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部分因子预测。
   (4)家庭环境中的知识性、组织性、控制性和学校环境中的同伴关系、课堂气氛、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共情(AE);家环境中的亲密度和知识性和学校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规章制度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情感共情(CE)。
   结论:共情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共情能力优于男生;家庭环境中部分因子和学校环境五个因子对中学生的共情能力有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