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理图像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6h】

地理图像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

1.3.1 地理信息

1.3.2 地理图像信息能力

1.3.3 地理教材图像系统

2.心理学理论基础

2.1 生理心理学理论基础

2.1.1 视觉生理心理学

2.1.2 人的兴趣

2.2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

2.2.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2.2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2.3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学习迁移理论

3.2009-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图像题的特点和类型分析

3.1 2009-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图像题的特点

3.2 2009-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图像题的主要类型分析

3.2.1 等值线图

3.2.2 区域分布图

3.2.3 地理示意图

3.2.4 地理统计图表

3.2.5 景观图和主题漫画

4.学生对高考题中图表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的现状调查

4.1 调查基本情况

4.1.1 调查目的

4.1.2 建立假设

4.1.3 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的确定

4.1.4 调查方法

4.1.5 调查设计

4.2 调查数据分析

4.2.1 地理图像信息能力测试卷分析

4.2.2 地理图像信息能力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3 调查结果与讨论

4.3.1 高中生解读地理图像信息能力测试卷结果讨论

4.3.2 高中生解读地理图像信息能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4 测试卷和调查问卷结论

5.提高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策略

5.1 心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5.2 理解地理图像信息的形式和特点

5.3 明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核要求

5.4 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及实例分析

5.4.1 获取与解读地理图像信息的方法

5.4.2 高考地理试题图像信息提取实例分析

5.5 重视主干脉络,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5.6 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5.7 注重能力的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5.8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6.结束语

6.1 回顾与总结

6.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解读地理图像信息能力测试卷

附录2 关于高中生地理图表阅读能力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地理学科通常采用大量的图表和地图来描述地域和空间结构、联系以及发展变化的概念。如何有效的解读和提取图像材料中所蕴含的信息,是地理有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普遍推广,对图像图表的阅读、分析、利用以及对地理数据的处理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图像信息的重要性,但学生由于缺少对图像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的系统训练,对于地理图像信息阅读的技巧把握不好,导致学生对有关图像信息题产生惧怕心理,学习效果不佳。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地理图像中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帮助广大高中学子提高地理图像中的信息解读能力。
  本研究采用归纳分析法,对2009~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图像题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目前高考地理图像题的特点和出现频率较高的五大主要类型。通过关于高中生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测试卷和调查问卷,从读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基本知识点的提取与知识点之间的迁移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数据并确定影响学生对图像信息提取能力较弱的原因,指出学生遇到图像题时存在的问题,针对测试卷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理论基础,并以高考地理真题中的图像题为例,有重点的提出培养学生地理图像信息提取与解读的方法。
  本文分析研究了学生在获取图像信息时存在能力不足的几个原因: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地理思维能力弱,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地理基本知识点的记忆不牢固;不能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记忆,也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迁移;不能用所学知识点联系日常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地理图像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依靠图像来讲解知识点,直接导致学生在心底对地理图像存在轻视心理,对地理图像的学习处理流于形式。针对其原因,本研究给出了八点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心理学理论;
  (2)理解地理图像信息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3)获取和分析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要求;
  (4)获取地理信息的途径及并对实例进行分析的能力;
  (5)加强地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主干脉络;
  (6)注重培养地理迁移能力,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网络;
  (7)提高专项训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审题技巧和习惯;
  (8)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