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与创业模式研究
【6h】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与创业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有关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研究

2.1.1 国外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研究

2.2 有关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的研究

2.3 创业模式研究

2.4 国内有关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实践方面的研究

2.5 国内有关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人才需求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调查法

3.3 数理统计法

3.4 逻辑分析法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我国综合性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4.2 国外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4.3 国内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4.4 我国综合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的情况分析

4.5 我国综合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选修课的情况分析

4.6 我国综合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分析

4.7 我国综合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分析

4.8 我国综合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分析

4.9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创业模式与选择

4.9.1 国外大学生创业模式

4.9.2 国内大学生创业模式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创业的选择

4.9.3 政府搭建创业平台

4.9.4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创业教育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2年2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的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而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已将近20年,但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不够成熟之处。当前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主要依靠群众体育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又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要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体育人才队伍需要对当前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价值诉求进行探讨,目前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创业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拓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空间,开拓其视野是有利的。因此研究社会体育创业模式将有助于我们紧密地结合国家人才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动态地调整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对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赋予的新需求,为相关的研究和学校全面性地认识我国当前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和制订“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是以专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为辅。
  (2)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针对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
  (3)在开设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上,还存在学时数过少、课程科目过于陈旧、任选课所在总课程的比例过低等方问题。
  (4)社会体育专业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显性课程包括创业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等;而隐性课程主要是环境课程。
  (5)从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创业模式主要有3种:校内创业园模式、政府创业平台的搭建模式、校外校企共建模式;校内创业园模式有包括了市场发现模式、技术创新模式、利益创新模式等三种模式;而校外校企共建模式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则为加盟连锁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