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材质球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影响研究——以2014年我国甲A俱乐部男子比赛为例
【6h】

新材质球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影响研究——以2014年我国甲A俱乐部男子比赛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史

1.2 乒乓球运动的改革与创新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1.3 研究意义

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2.2 对乒乓球技战术及其关系的研究

2.3 对三段评估理论(三段统计法)的研究

2.4 其他改革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研究法

3.2.4 录像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4.1.1 问卷效度检验

4.1.2 问卷的信度检验

4.2 赛璐珞球与新材质球的相关对比实验

4.2.1 弹性测试

4.2.2 控制研究

4.2.3 材料的可燃性及运输成本研究

4.3 发球机对赛璐珞球与新材质球的测试

4.3.1 上旋球的测试

4.3.2 下旋球的测试

4.4 对我国乒乓球甲A俱乐部优秀男子运动员夏易正、刘丁硕、魏世浩、周启豪分别采用赛璐珞球与新材质球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

4.4.1 对夏易正VS胡彬分别采用赛璐珞球与新材质球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

4.4.2 对刘丁硕VS胡彬分别采用赛璐珞球与新材质球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

4.4.3 对魏世浩VS胡彬分别采用赛璐珞球与新材质球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

4.4.4 对周启豪VS胡彬分别采用赛璐珞球与新材质球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历经了很多阶段。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器材的不断更新都促使着规则日益改进。乒乓球运动规则历经了无遮挡发球、小球改大球以及11分制等重大变更,每一项规则的变更都无一例外的影响了运动员的技战术以及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即使这样,乒乓球运动依然吸引了许多爱好者把自己的时间与激情投入到其中。
  伦敦奥运会之后,一项最新的规则改革得到推广,40mm赛璐珞材质乒乓球将退出百年历史舞台,而直径为40+的新材质乒乓球将取而代之。因为赛璐珞材质是一种有毒物质,经常接触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所以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动员的健康着想,用无毒无害的材料替换赛璐珞材质。根据前辈们的经验,凡是规则的改革,都会对运动员的技战术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技术打法、运动员的击球感受、比赛的战术等等。更何况此次是球体的材质以及体积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势必会对乒乓球运动的许多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运动员的技战术。那么,如何掌握这些影响的大小及趋势,了解新材质乒乓球的运动特性,从而为新规则实施后的训练及比赛打好基础,一道难题摆在了科研工作者的面前。
  本论文中,笔者从事了多年的乒乓球训练,接受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以及比赛经验。结合运动训练学、统计学等专业知识,以及运用问卷调查法访问了魏世浩等国家二队乒乓球运动员;并且利用录像观察法以及三段统计法对研究对象的比赛进行观察研究,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新材质乒乓球推广后的训练及实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结论如下:
  (1)绝大多数运动员都能在声音上分辨出新材质球与赛璐珞球,新材质球较赛璐珞材质球的弹性弱,且在球台上弹跳不如赛璐珞球有规律,球体的硬度较大,弹性形变较小。
  (2)在发力相同的情况下制造摩擦,新材质球的旋转往往要小于赛璐珞球。并且新材质球在击打的整体触觉上与赛璐珞球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运动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材质球。
  (3)新材质球对运动员的发抢战术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新材质球比赛时发抢段的得分率明显降低,发球抢攻后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也明显减小了很多。
  (4)新材质球旋转变弱,相持回合增多,弹跳无规律,导致前三板战术的威胁下降,并且新材质球的运动轨迹相对难以判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