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研究——基于几所大学的案例分析
【6h】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研究——基于几所大学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研究

二、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研究

三、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论文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研究与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知识价值论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源起与发展

二、知识的价值判断引领课程知识选择

三、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知识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第二节 跨文化理论

一、多元文化交互下的文化冲突与对话、理解与融合

二、跨文化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文化建构

第三节 教育目的论

一、教育目的引领人才培养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

第四节 课程论

一、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发展的“融合性”

二、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结构的“协调性”

三、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国际性”

四、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目标的“整全性”

第三章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的现状——基于案例的分析

第一节 人才培养目标的案例分析

一、目标的比较与特色分析

二、目标的共性问题

第二节 课程设置的案例分析

一、课程设置的共性与个性

二、课程设置的主要不足

第三节 课程实施状况案例分析

一、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二、课程实施的共性与个性

第四章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依附和悬空

二、课程设置的“移植”和“拼盘”

三、课程实施的守旧和单一

四、课程师资的不适应

第二节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课程理念的偏离是课程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课程机制不健全是课程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办学环境的复杂多变是课程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

四、文化多元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

第五章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第一节 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依据及原则

二、课程目标设计及规格分析

第二节 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第三节 课程实施设计

一、课堂教学设计

二、实践教学设计

第六章 大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实施策略

第一节 理念创新策略

一、创新理念

二、开放理念

三、人本理念

四、整合理念

第二节 文化创生策略

一、各美其美

二、美美与共

三、多元融合

第三节 途径拓宽策略

一、课堂教学策略建构

二、课程实施多样化策略建构

第四节 师资优化策略

一、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

二、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第五节 健全机制策略

一、完善垂直管理机制,明确导向和服务职能

二、强化日常运行管理机制,细化并落实联合管理委员会职能

三、建立课程实施的师生共建机制

四、积极推行第三方评估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已有三十余年历史,其办学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课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因而,讨论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关键在于对其课程的强烈关照。
  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案例法,运用知识价值论、跨文化理论、教育目的论和课程论,首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然后根据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新目标要求对其课程进行建构性设计;最后提出切实有效的实施策略。
  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文献综述及本研究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理论基础”,对本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一一阐释,着重论述了知识价值论与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课程知识的选择问题;跨文化理论与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课程的文化多元问题;教育目的论与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及其规格问题;课程论与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两章,通过案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把握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的现状。然后结合案例,首先对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课程存在如下问题:课程目标的依附和悬空;课程设置的移植和拼盘;课程实施的守旧和单一;课程师资的不适应。然后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机制、办学环境和课程的文化的深入分析,得出:课程理念的偏离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课程机制的不健全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办学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文化的多元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第四部分分为五、六两章,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三个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进行设计。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坚持“开放性”、“协调性”、“共享性”、“创新性”、“跨文化性”的原则,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民族心”、“国际性”和“整全人”。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将“国际化”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取向,确立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案。在课程实施设计上,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海外锻炼三个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实施进行设计。然后根据课程设计,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实施的系列策略。一是确立创新、开放、人本、整合的课程理念。二是创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元融合的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文化。三是拓宽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实施途径,围绕“三个课堂”,即:“学生的课堂”、“活力的课堂”、“双语的课堂”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建构;同时充分利用中外双方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模式,将国内实习与海外锻炼同时并举,从而实现课程实施的多样化。四是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指出: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之心和对家国民族的赤子之心是中外合作办学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要求。另外,具有较强的双语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是中外合作办学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要求。根据以上基本要求,提出加强优秀海归的“外引”和中方师资的“内培”力度,以及规范外籍教师的教学管理,重视教学质量建设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的主要举措。五是从垂直行政管理、日常运行管理、师生共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四个层面着手建立健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实施的机制。第五部分为结语,是对本研究的简要总结:首先,准确把握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以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主要依据,围绕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最后,通过创新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理念,创生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文化,拓宽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实施途径,建设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机制来建构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实施策略。最后指出,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课程设计的方案还不够完善,课程实施策略的建构还要进一步丰富等。本研究只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今后将继续加大实践探索,并力争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去。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入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目的。中外合作办学所要培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最终落脚点是课程,因而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便是课程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利用,也正是本论文所关照的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研究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外合作办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