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地区旅游扶贫机制及其效应研究——以湖南省安化县高城村为例
【6h】

乡村地区旅游扶贫机制及其效应研究——以湖南省安化县高城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关于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

2.1.1 贫困

2.1.2 旅游扶贫

2.2 国内关于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

2.2.1 贫困

2.2.2 旅游扶贫及其相关概念

2.2.3 旅游扶贫模式

2.2.4 旅游扶贫可行性

2.2.5 旅游扶贫机制

2.2.6 旅游扶贫效应

3 研究设计

3.1 理论依据

3.1.1 系统论

3.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 概念模型

3.2.1 旅游扶贫机制

3.2.2 旅游扶贫效应

3.3 研究方法的选取

3.4 案例地的选择

3.5 案例地旅游扶贫前后概况介绍

4 资料分析与模型修正

4.1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4.1.1 资料的收集

4.1.2 资料的处理

4.2 高城村旅游扶贫机制分析

4.2.1 高城村旅游扶贫动力系统分析

4.2.2 高城村旅游扶贫决策系统

4.2.3 高城村旅游扶贫利益共享系统

4.2.4 旅游扶贫机制三大系统之间协同运行

4.3 高城村旅游扶贫效应

4.3.1 旅游扶贫经济效应

4.3.2 旅游扶贫社会文化效应

4.3.3 旅游扶贫生态环境效应

4.3.4 当地农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总体评价

4.4 修正后的模型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1.1 旅游扶贫机制

5.1.2 旅游扶贫效应

5.2 提升对策

5.2.1 加大政府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力度

5.2.2 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培训和建设

5.2.3 构建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

5.2.4 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面参与

5.2.5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

5.3 研究局限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国家4A级景区茶马古道风景区核心景区所在地,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安化县境内的高城村为调研地,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扶贫的研究,以系统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焦点小组讨论与深度访谈法,开展实地调研,探索高城村旅游扶贫过程中形成的旅游扶贫机制及产生的效应。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完善的乡村地区旅游扶贫机制不仅应该包括旅游扶贫动力系统、旅游扶贫决策系统和旅游扶贫利益分配系统三个系统,而且应该包括旅游扶贫监督评价系统这一内容。第二,在旅游扶贫各子系统中政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旅游扶贫机制良性运转的关键;第三,旅游扶贫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和环境效应三个方面,并且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度较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研究一个行政村的旅游扶贫机制,并从贫困人口的视角分析旅游扶贫效应,具有现实意义,且完善了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对扶贫实践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依靠发展旅游业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状态的高城村的实证研究,可以将其经验推广到具有相似条件的贫困乡村的旅游扶贫实践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