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
【6h】

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信任是公信力的核心

二、公共性是公信力对象和领域的特征

三、力度体现公信力的向度和度量特征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内涵

一、执政党公信力研究的三种视角

二、执政党公信力内涵的综合辨析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构成要素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主体是公众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对象是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体系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

四、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信任表达

第四节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逐步建立(1949-1956)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整顿和扩张

二、以土地革命为主线的农村政策建构

三、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社会保障

第二节 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探索(1956-1966)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加强

二、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主线的农村政策曲折发展

三、以“五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福利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遭到破坏

二、以平均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农村政策使经济缓慢发展

三、简易的农村社会福利体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全面提升(1978至今)

一、恢复和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

二、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的公信力

一、价值理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二、价值理念以人民满意为宗旨

三、价值理念以提高效能为目标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公信力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法律与社会合法性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过程的公正性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内容的针对性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公信力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合理性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开放性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先进性

第四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的公信力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绩效

第五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

一、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的信任

二、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信任

三、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信任

四、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的信任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现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样本状况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状况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的公信力状况

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二、以人民满意为宗旨

三、以提高效能为目标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公信力状况

一、公共政策的法律与社会合法性

二、公共政策过程的公正性

三、公共政策内容的针对性

第四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公信力状况

一、组织设置的合理性

二、组织结构的开放性

三、组织队伍的先进性

第五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的公信力状况

一、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二、在公共服务中的绩效

第五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一、农村经济环境状况

二、经济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一、农村文化环境状况

二、文化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一、农村社会环境状况

二、社会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第六章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途径研究

第一节 提升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个人信任

一、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业务能力

二、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高尚人品

三、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与群众的亲密关系

第二节 提升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信任

一、建立保护群众权利的社会制度安全网

二、保证制度的公正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三、建立权威的信任奖惩机制

四、使群众了解民主的规则与程序

五、为群众提供对政策偏好与不满的表达渠道

六、有效的信息传递设施和系统

第三节 培育良好的现代信任文化

一、加强群众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

二、鼓励自由竞争与自由签约活动

三、引导建立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中的信任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党的公信力是党树立政治权威、获得人民支持和拥护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同时强调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指出,没有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党中央文件精神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定位。只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才能真正落实党中央在新时期的战略精神、方针和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因此,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分析和阐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与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阐明了信任是公信力的核心,公共性是公信力对象和领域的特征,力度体现公信力的向度和度量特征。继而厘清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内涵。在对执政党公信力研究的不同视角和综合辨析的基础上,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可以界定为公众基于经验和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信用的判断并产生期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互动,形成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态度、评价、信念等政治心理表现。进而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主体是公众,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对象是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体系,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信任表达有心理表达、话语表达和行为表达,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要素主要有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最后,阐明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重要现实意义。指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主要分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逐步建立(1949-1956)、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探索(1956-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全面提升(1978至今)四个阶段进行。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逐步建立主要方面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整顿和扩张、以土地革命为主线的农村政策建构、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社会保障。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探索主要方面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加强、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主线的农村政策曲折发展、以“五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福利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曲折发展主要方面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遭到破坏、以平均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农村政策使经济缓慢发展、简易的农村社会福利体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等。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全面提升主要方面包括:恢复和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等。
  第三章主要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分别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价值理念的公信力、公共政策的公信力、组织结构的公信力和组织绩效的公信力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具体来说,从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价值理念的公信力可以从执政价值理念“是否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是否以人民满意为宗旨”、“是否以提高效能为目标”三个方面测量,公共政策的公信力可以从地方公共政策的法律与社会合法性、过程的公正性、内容的针对性等三个方面测度,组织结构的公信力主要可以从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合理性、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先进性等三个方面进行测度,组织绩效的公信力主要可以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在公共服务中的绩效两个方面来测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可以从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进行测量。
  第四章主要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现状的实证分析。首先对实证研究的方法和社会调查的样本状况进行阐明和分析,然后根据调查数据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价值理念的公信力、公共政策的公信力、组织结构的公信力和组织绩效的公信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现状。研究表明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的公信力状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公众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尤其对农村文化生活方面重视不足,但也开始关注农村的全面发展,公众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完全贯彻中央有关精神仍存在质疑;农村民众并没有感受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十分在意自己满意不满意;农村民众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价值理念存在搞形式主义,搞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不注重实效等问题;农村公众会通过话语表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价值理念的质疑。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公信力状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有超过七成的农村民众质疑了当地公共政策在法律和中央政策层面的合法性,地方政策并没能在很高程度受到农村民众的赞同和认可,农村公共政策的法律与社会合法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农村地方政策在出台之前没能充分征求公众的意见,对地方政策的宣传和信息传达力度不够,农村群众对地方政策本身的公平性、执行的公正性还存在较大程度的质疑;农村民众认为地方公共政策的内容设定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仍显不足;超过八成的农村民众认为地方政策不能完全解决自己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农村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地方公共政策的不满并通过话语或行动进行表达。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公信力状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近四成的农村民众认为当前部分地区的村党组织的设置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农村村党支部成员大部分呈现出老化趋势,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吸纳新党员尤其是吸纳年轻农民精英的主动性不足,体现了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开放性存在质疑;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举中存在比较普遍的上级指派和地方势力操控现象,超过八成的农民群众认为基层党组织干部有以权谋私的可能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关系并不十分融洽;农村民众对基层党组织不信任的行为大多在村落内部范围以温和的方式实施,较少采用上告、上访和直接冲突等剧烈方式。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的公信力状况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1、绝大多数农村民众认可村党支部在农村发展的作用,承认村党支部给村民带来好处但也存在一些困扰,同时认为村里党员没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公众比较认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各类公共服务中的成绩,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民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正得到逐步改善,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际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治安有好转趋势。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不一。有超过六成的农村民众会通过话语表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绩和实效的不满。
  第五章主是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环境因素影响。分别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和内在关系。研究表明:一是经济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推进得越快的村落,一般来说村民的富裕程度更高,但是其贫富差距也会拉大,村民往往认为当地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不足。在这样的村落中,村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价值理念、公共政策和组织绩效的信任程度更高,但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本身的不满和产生质疑更大。二是文化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居民表现出了较强的文化自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然而农村地区家族观念的淡化,传统文化边缘化,农村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而农村居民的计划生育观念、养老观念的转变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三是社会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随着农村地区社会利益进一步分化,农村邻里纠纷现象有所增加。同时农村地区的社会流动加剧,农民增长了见识,产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不满意心理,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农村互帮互助的传统社会关系仍然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维持与提升。因此在总体上来说,当前农村社会环境的变迁,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
  第六章主要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途径研究。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途径主要在于:一是提升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个人信任,具体包括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业务能力、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高尚人品、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与群众的亲密关系等方面;二是提升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信任,具体包括建立保护群众权利的社会制度安全网、保证制度的公正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建立权威的信任奖惩机制、使群众了解民主的规则与程序、为群众提供对政策偏好与不满的表达渠道、有效的信息传递设施和系统等方面;三是培育良好的现代信任文化,具体包括加强群众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鼓励自由竞争与自由签约活动、引导建立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中的信任关系等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