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承重阻滑桩承载机理及受力分析研究
【6h】

承重阻滑桩承载机理及受力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桩基础概述

1.1.1桩基础的历史与发展

1.1.2桩基础的分类

1.1.3桩基础的适用性

1.1.4承重抗滑桩的发展和意义

1.2承重抗滑桩受力研究现状

1.2.1竖向承载力

1.2.2组合荷载的承载力

1.2.3边坡推力及土体抗力

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第2章承重阻滑桩的承载机理研究

2.1概述

2.2倾斜荷载下基桩承载机理

2.2.1破坏模式

2.2.2承载力及位移特性

2.3阻滑桩的承载机理

2.3.1滑坡推力及土体抗力分布形式

2.3.2阻滑桩承载机理

2.3.3内力位移计算方法

2.3.4主要影响因素

2.4承重阻滑桩的受力特性

第3章承重阻滑桩受力分析的有限差分解

3.1概述

3.2基于地基反力法的承重阻滑桩受力分析的有限差分解

3.2.1基本假定及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

3.2.2基于地基反力法的承重阻滑桩有限差分解

3.3基于p-y曲线法的承重阻滑桩受力分析的有限差分解

3.3.1 p-y曲线法简介

3.3.2基于p-y曲线法的承重阻滑桩受力分析的有限差分解

3.3.3算例验证与比较

3.4受荷段地层采用换算地基系数法的计算

3.5各种因素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3.5.1概述

3.5.2桩顶荷载竖向分量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3桩顶荷载水平分量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4桩顶弯矩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5推力大小(三角形)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6推力分布形式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7粘聚力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8内摩擦角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9桩径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10嵌固深度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5.11自由长度对承重阻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第4章承重阻滑桩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4.1桩岩材料选择与参数量测

4.1.1桩身材料与特性

4.1.2桩周岩体材料参数量测

4.2试验装置设计

4.2.1模型箱设计

4.2.2加载装置设计

4.2.3参数量测装置设计

4.3试验内容与方法

4.4室内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4.4.1桩侧土压力分布规律

4.4.2桩身弯矩分布规律

4.4.3桩顶水平位移分布规律

4.5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第5章工程应用实例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承重阻滑桩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及山区城镇建设中应用广泛,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作用,其受力性状远比抗滑桩和平地上受荷桩复杂,常规的桩基设计计算方法与理论已难以适用。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50578060)和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高陡边坡段桥梁桩基设计与防护技术研究”(200513),对承重阻滑桩的承载机理及其受力特性进行较系统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工程实际意义。 本文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国内外组合受荷桩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承重阻滑桩独特的受力特点,从而将其分为自由段、受荷段、嵌固段三个特征桩段,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P—Δ效应、滑坡推力、地基系数、桩身侧摩阻力、桩身自重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各特征桩段的微分方程。并分别基于常规方法(地基系数法)以及非线性方法(p-y曲线法),导得承重阻滑桩内力及位移分析的有限差分解,并自行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而后,以理论解为手段,通过改变桩顶荷载(竖向分量、水平分量、弯矩)、自由长度、嵌固深度、推力大小及分布形式、桩侧岩土体的性质、桩径及桩身刚度等10个方面的计算参数,进行了大量理论对比计算,得到了相应桩身弯矩、剪力、位移以及桩周岩土体抗力结果的图表,由此深入分析了承重阻滑桩的承载机理及受力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有关承重阻滑桩室内模型试验资料匮乏这一情况,自行设计了不同加载方式、不同自由长度、不同嵌岩深度、不同桩身刚度的四组对比试验,通过量测受荷过程中桩身内力分布与荷载传递情况,进一步揭示了承重阻滑桩的承载机理及其受力特性。最后,结合依托工程,通过现场工程桩的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理论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