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客观到建构: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及其变革研究
【6h】

从客观到建构: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及其变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

1.2.2关于高校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

1.2.3关于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变革的研究

1.3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第2章高校课堂教学范式概述

2.1范式

2.2教学范式

2.2.1教学

2.2.2教学范式

2.2.3教学范式与教学模式的联系及区别

2.3高校课堂教学范式

2.3.1高校课堂教学

2.3.2高校课堂教学范式

第3章高校课堂教学范式类型及其理论渊源

3.1客观主义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客观范式

3.1.1客观主义:高校课堂教学客观范式的理论基础

3.1.2高校课堂教学的客观范式

3.2建构主义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建构范式

3.2.1建构主义:高校课堂教学建构范式的理论基础

3.2.2高校课堂教学的建构范式

第4章高校课堂教学客观范式的问题分析

4.1重知识轻潜能:课堂教学目标偏离

4.1.1片面追求知识量最大化教学目标

4.1.2教师知识霸权遮蔽学生潜能发挥

4.2重书本轻实践:课堂教学内容封闭

4.2.1教材被奉为不容置疑的“圣经”

4.2.2教材使用周期长,教学内容难免陈旧

4.2.3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

4.3重给予轻体验:课堂教学方法失当

4.3.1单向注入式教学剥夺学生主体性

4.3.2多媒体教学工具沦为知识单向传授的机器

4.3.3师生平等对话的可能性被剥夺

4.4重接受轻反思:课堂学习方式机械被动

4.4.1学生问题意识被消解

4.4.2学习主动性被禁锢

4.5重分数轻内涵:课堂学习意识功利

第5章建构范式: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变革的出路

5.1把学生潜能的无限开发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目标

5.1.1形成富有生成与建构意义的育人过程

5.1.2唤醒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2把生活与实践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5.2.1教学内容要与生活世界相连

5.2.2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

5.2.3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接轨

5.3把怀疑反思与创造发现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5.3.1营造师生平等对话与协作交流的氛围

5.3.2鼓励学生在怀疑与反思中学习

5.3.3激发学生的创造发现

5.4把建构学习作为高校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

5.4.1树立建构的学习观念

5.4.2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5.5把网络学习作为大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级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就是高等学校师生群体在高校课堂教学领域内所共同承认的教育价值标准、教学观点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总称,它直接规约着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根据课堂教学范式理论渊源的不同,本研究将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划分为客观范式和建构范式两种类型,其理论基础分别来自于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 我国高校课堂当前普遍运用的是以客观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客观范式,它坚守知识的客观性,认为学习是一个外在赋予的过程,把大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这种范式能够高质、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能,在追求效率的工业化社会曾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它的重知识轻潜能、重书本轻实践、重给予轻体验、重接受轻反思和重分数轻内涵等弊端已经成为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枷锁。 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客观范式提出了挑战,也为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新范式——建构范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校课堂教学的建构范式认为教学是富有生成与建构意义的育人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赋予由学生自己决定。它针对客观范式的弊端,提出了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变革的基本思路:把学生潜能的无限开发作为高校课堂的教学目标,把生活与实践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把怀疑反思与创造发现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把建构学习作为高校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把网络学习作为大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