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研究——以湖南某重点大学为例
【6h】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研究——以湖南某重点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是一种以导师负责培养制为主的学习形式,硕士生与导师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贯穿了硕士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因此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良好沟通,直接影响着办学效率和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研究影响师生沟通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硕士生培养、促进导师关系、改善学校教育管理提供参考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分析了硕士生与导师在学习、科研、生活、人生引导等方面进行的信息传递及反馈,即本研究所界定的师生沟通,并从“沟通意向”、“沟通过程”、“沟通效果”三个维度进行探析。
   本研究对湖南某重点大学500名硕士生及56名导师进行调查并结合观察发现:硕士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处于较好与好之间,即硕士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不是很理想;从人口统计学对不同背景的硕士生和不同背景的导师的师生沟通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1.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有无科研梯队辅助的硕士生在整体沟通中差异显著,且沟通三个维度除不同性别的“沟通效果”、不同学科和有无科研梯度辅助的“沟通过程”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差异显著。有无工作经历的硕士生整体沟通差异不显著,“意向”和“效果”有无工作经历学生差异不显著,“过程”差异显著;2.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任教年限、不同职称和有无行政职务的导师在整体沟通中差异不显著,且沟通三个维度也不显著。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不理想,从沟通主体双方及沟通环境(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加强硕士生与导师沟通的对策,师生共同方面:加强相互理解、彼此做好角色调整、提高彼此沟通能力;硕士生方面:提高科研素质增强个人资本、端正学习动机、加强沟通的主动性、提升自我专业认同感;导师方面:加强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吸引力、树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沟通观、改善指导方式,尽量做到针对指导、明确导师职责,增强责任感;学校管理者方面:为师生创造良好学习交往环境并增进学院的沟通氛围、完善硕士生教育制度以及改善学校文化氛围并完善导师管理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