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MSM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6h】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MSM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 论

1.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1.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分类与结构

1.3.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分类

1.3.2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

1.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1.4.1 电力驱动技术

1.4.2 能量管理技术

1.4.3 系统参数优化技术

1.4.4 智能控制技术

1.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

1.5.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

1.5.2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系统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与类型

2.1.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2.1.2 永磁同步电机的类型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2.1 坐标变换原理

2.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2.3.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2.3.2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智能控制方法

3.1 概述

3.2 速度模糊PI控制

3.2.1 模糊控制原理

3.2.2 模糊PI控制器的设计

3.3 弱磁升速控制

3.3.1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升速原理

3.3.2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升速的控制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模糊PI 矢量控制仿真研究

4.1 概述

4.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

4.2.1 速度模糊PI模块

4.2.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SVPWM模块

4.2.3 转矩和励磁控制仿真模块

4.3 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模糊PI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4.3.1 额定转速内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4.3.2 弱磁升速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实现

5.1 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5.1.1 DSP芯片dsPIC30F6010A特点简介

5.1.2 IPM智能功率模块

5.2 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2.1 DSP控制单元电路

5.2.2 信号检测电路

5.2.3 IPM驱动控制电路

5.2.4 旋变接口电路

5.3 主程序设计

5.3.1 控制主程序设计

5.3.2 速度模糊PI控制子程序设计

5.3.3 中断程序设计

5.3.4 弱磁控制子程序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研究

6.1 实验平台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1 空载时额定转速及弱磁升速实验

6.2.2 额定负载时速度控制实验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储量的减少,以及受到蓄电池性能、寿命、价格等问题的制约,作为从燃料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迅速成为国内外汽车发展的热点。电机驱动控制技术作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之一,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启动转矩较大、功率密度较高显著优点,它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研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驱动系统。
  本文首先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就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的关键技术作了系统分析。在分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仿真模型。为了克服电机驱动系统中传统速度PI控制难以适应复杂路况和电机参数的非线性变化,造成电机速度控制性能不理想等问题,重点研究电机速度的模糊PI控制和弱磁升速控制方法,借助Matlab/Simulink工具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基于速度模糊PI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同时与传统速度PI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控制的速度响控制系统小了超调量以及缩短了响应时间,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调节能力,采用弱磁控制则扩大了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的运行范围。
  最后本文以Microchip公司生产的dsPIC30F6010A作为主控芯片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实现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在设计的实验平台进行了转矩与速度控制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模糊PI矢量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