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籍专家视角下的长沙城市生活空间研究
【6h】

外籍专家视角下的长沙城市生活空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个体空间体验价值的崛起

1.2.2 个体体验型城市生活空间

1.3 研究概述

1.3.1 研究方法

1.3.2 城市选择

1.3.3 体验群体选择

1.4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4.1 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相关研究

1.4.2 外籍人士在中国活动相关研究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综述

2.1 个体体验与地方空间品质

2.1.1 相关理论沿革

2.1.2 地方芭蕾理论概述

2.2 长沙城市空间区位概述

2.3 外籍专家选择标准

2.4 长沙城市生活空间基础调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访谈设计与结果归纳分析

3.1 访谈区位选择

3.2 访谈提纲设计

3.2.1 访谈者基本信息

3.2.2 问卷设计

3.2.3 研究介绍

3.3 访谈采集方法

3.3.1 问卷采集方式

3.3.2 访谈原则

3.4 访谈信息归纳分析

3.4.1 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3.4.2 乡村生活经验统计结果

3.4.3 城市及街区生活经验

3.4.4 其他个体经验信息统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沙市居住区空间比较研究

4.1 重点地段选取及概况

4.2 空间的区位要素

4.2.1 城市空间及住区空间格局概述

4.2.2 居住区区位比较分析

4.3 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4.3.1 空间功能复合性特征

4.3.2 居住区功能与居住舒适度比较分析

4.4 空间的步行尺度

4.4.1 空间步行尺度重要性

4.4.2 空间步行尺度比较研究

4.5 空间的开放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沙市历史商业街区空间比较研究

5.1 重点地段概况

5.2 空间区位要素

5.3 空间的交往特征

5.3.1 空间交往的弱链接性

5.3.2 长沙历史文化街区交往空间比较分析

5.4 空间文脉

5.4.1 城市空间文脉的意义

5.4.2 长沙历史街区空间文脉比较分析

5.5 空间的步行体系

5.5.1 空间步行体系与空间品质关系

5.5.2 长沙历史街区步行体系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沙城市生活空间特色分析

6.1 紧凑的城市生活空间格局

6.2 混合的居住模式

6.3 街道与建筑环境细节

6.4 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6.5 多样的开放空间

6.5.1 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

6.5.2 灰空间

6.5.3 半开放空间

6.6 保护历史建筑

6.7 合理的空间节点布局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附录C 基础调研问卷

附录D 访谈研究结构性问题设置

附录E 相关课题来源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长期生活于长沙的外籍专家为访谈对象,从这一特殊视角出发,对长沙城市生活空间特色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空间体验价值越来越重要。由于长沙市民过于熟悉地方空间,阻碍了对地方空间特色的认知。因此本论文选择以经历过西方城市变迁的外籍专家的长沙城市生活体验为研究主体。相较于过去关于城市生活空间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包括个体体验与地方空间特色理论建构与应用两个部分,通过对61位在长沙生活的外籍专家进行深度访谈,试图以城市生活空间中的个体体验为基础,从一种新的角度探讨城市生活空间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通过对于个体体验与地方品质理论的研究分析,以及界定外籍专家的选择标准。应用以上理论方法以问卷的方式,对于外籍专家在长沙城市生活空间品质进行基础调查。问题涉及长沙市交通、城市绿地、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历史街区空间等问题进行基础研究。
  第三章,针对第二章的基础研究结果,针对外籍专家在长沙的生活空间活动,划定研究范围。并结合基础研究结果设计了一个半结构化的访谈提纲。通过对于外籍专家一对一方式的深度访谈,并对于结构性问题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第四章,主要基于外籍专家在长沙居住及购置房产的空间特点,选取四个外籍专家体验感受最深的居住区进行回访踏勘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论文以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征为出发点,选取3条具有长沙地域特色的历史商业街区进行对比研究。
  论文最后,重点对于长沙城市生活空间紧凑度、空间功能复合性、城市交通系统便捷性、城市空间多样性、步行交通空间节点、街道与建筑环境细节以及城市历史文脉,七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长沙城市生活空间的发展探索新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