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的群体性事件防治研究
【6h】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的群体性事件防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群体性事件防治问题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内涵

2.1.2 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其分类

2.2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群体性事件防治问题的理论基础

2.2.1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理论

2.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2.3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3 创新社会管理与群体性事件防治的关联

2.3.1 厘清政府与社会和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是创新社会管理对群体性事件防治的首要诉求

2.3.2 创新社会管理要求创新群体性事件防治的机制体制

2.3.3 创新社会管理要求确保群体性事件防治的信息公开和畅通

第3章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群体性事件防治问题的现状分析

3.1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群体性事件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定位存在偏差

3.1.2 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不完善

3.1.3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机制不健全

3.1.4 群体性事件防治中社会力量的参与受到限制

3.2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群体性事件防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政府对群体性事件防治意识较弱和反应迟钝

3.2.2 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3.2.3 群体性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

3.2.4 政府与社会以及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受阻

3.3 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

第4章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群体性事件防治问题的对策分析

4.1 积极推进政府转型以厘清政府与社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4.2 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机制

4.3 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4.4 培育公民社会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群体性事件防治中的作用

4.5 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群体性事件的防治问题已经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利益格局重新定位,思想观念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都对中国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国的社会管理也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创新,积极创新。群体性事件的防治问题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因此,搞好群体性事件的防治问题,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要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高度认真对待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应对群体性事件。首先,本文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从群体性事件相关理论出发,分别介绍了社会管理及其内涵的创新,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其分类。并阐明了创新社会管理与群体性事件两者的关系。其次,对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定位存在偏差,预警机制不完善,处置机制不健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受到限制。与此同时,对其产生的原因从防治意识和反应、管理体制、法律法规、沟通渠道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群体性事件防治的对策分析。主要对策为:积极推进政府转型、建立健全防控机制、政务公开、培育公民社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