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院校学生恋爱教育研究
【6h】

高职院校学生恋爱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高职院校学生恋爱概述

2.1 相关概念概述

2.1.1 恋爱

2.1.2 恋爱观

2.1.3 恋爱教育

2.2 当今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的特征

2.2.1 选择对象自主性

2.2.2 恋爱理念务实性

2.2.3 恋爱过程轻率性

2.2.4 恋爱观念开放性

第3章 高职学生恋爱的现实状况

3.1 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的积极层面

3.1.1 恋爱认知更为深刻,面对爱情相对理性

3.1.2 恋爱关系相对纯粹,择偶标准主流积极

3.1.3 恋爱态度比较开明,两性认识趋向成熟

3.1.4 恋爱行为大方直接,勇于表达自身情感

3.2 高职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3.2.1 恋爱认知的误区

3.2.2 恋爱动机的误区

3.2.3 恋爱态度的误区

3.2.4 恋爱行为的误区

第4章 高职院校学生恋爱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社会转型的影响

4.1.1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4.1.2 西方思想侵入导致道德观念的弱化

4.1.3 大众传媒渲染造成低俗思想的产生

4.1.4 校外环境复杂导致两性关系的开放

4.2 学校教育的缺陷

4.2.1 教育态度漠视

4.2.2 教育内容滞后

4.2.3 教育形式单一

4.2.4 学校监管不足

4.3 家庭教育的缺失

4.4.1 家庭环境不和谐

4.4.2 教养方式不正确

4.4.3 性教育严重滞后

4.4 个体因素的影响

4.4.1 自我意识增强造成自我定位偏差

4.4.2 自律能力偏低导致责任意识缺失

4.4.3 价值观念低俗引起恋爱动机不纯

第5章 加强高职学生恋爱教育的对策研究

5.1 健全恋爱教育的原则

5.1.1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现实性原则

5.1.2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动性

5.1.3 坚持系统教育,把握方向性原则

5.2 创新恋爱教育的内容

5.2.1 正视性教育,增强性道德意识

5.2.2 重视恋爱教育,树立正确恋爱观念

5.2.3 加强失恋教育,化解失恋消极情绪

5.2.4 正确处理爱情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5.3 整合各种教育的力量

5.3.1 抓住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手段

5.3.2 依托同辈群体,发挥同伴教育

5.3.3 加强心理咨询,借助团体辅导

5.3.4 借助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教育

5.3.5 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学校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职院校学生恋爱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恋爱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高职学生恋爱也随之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部分高职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爱情的理解不透彻,导致在恋爱中出现不少价值取向扭曲和道德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恋爱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多所高职院校为例,采取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对高职学生恋爱教育进行阐述。首先,结合实际分析了高职学生恋爱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明确提出新时期科学构建高职学生恋爱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以及阐述了国内外对于高职学生恋爱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剖析了高职学生的恋爱现状,指出了高职学生恋爱的积极方面及误区,同时,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管理、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个体因素四个方面来解析恋爱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最后,笔者针对高职学生恋爱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加强和引导树立其科学、健康的恋爱理念,对此提出三方面的教育对策:一是健全恋爱教育的原则。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全面把握学生个性,根据他们的现实需求,对其关注的恋爱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次,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再次,要把握恋爱教育目的总方向,实现校园内外、课堂内外、教育与咨询等相结合的系统教育模式。二是创新恋爱教育的内容。第一,通过正面疏导,全面加强高职学生的性教育,增强其性道德意识;第二,从恋爱目的、恋爱动机、恋爱道德、责任教育四个方面进行恋爱教育;第三,加强失恋教育,学校家庭需给予积极关注和引导,及时化解学生失恋的消极情绪;第四,教会高职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爱情与友情之间的关系。三是整合各种教育的力量。第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恋爱教育;第二,依托同辈群体,发挥同伴的榜样教育作用,使恋爱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加强心理咨询,针对具体的某个恋爱问题,开展相应的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主动把正确的恋爱态度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理念;第四,借助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私密性、便捷性、覆盖面广等特点,全方位的开展恋爱教育,大大提高其时效性。第五,健全管理机制,不断强化学校监管的力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