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民粹主义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
【6h】

网络民粹主义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网络民粹主义影响政府政策制定问题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民粹主义的含义、特征和表现形式

2.1.2 网络民粹主的兴起及其原因

2.1.3 网络民粹主义含义、特征和表现形式

2.1.4 公共政策的内涵及其制定过程

2.1.5 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特点

2.2 网络民粹主义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议程设置理论

2.2.3 参与民主理论

2.2.4 群体极化理论

第3章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分析

3.1 网络民粹主义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具体路径

3.1.1 发酵舆论影响政府对社会公共问题的界定

3.1.2 借助网络热点事件汇聚民粹意见影响政策议程构建

3.1.3 以激进的言行来影响政策方案选择

3.2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带来的积极影响

3.2.1 重视政策制定的公平正义价值

3.2.2 大范围的社会动员引致广大民众参与政策制定

3.2.3 利用网络平台监督政策合理有效出台

3.3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带来的消极影响

3.3.1 以真实民意自居影响政策问题的界定

3.3.2 道德上贬低社会精英剥夺其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

3.3.3 诉求于直接民主质疑当前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法理程序

3.3.4 政策博弈冲突中易产生非理性的网络暴民群体

3.4 网络民粹主义影响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原因分析

3.4.1 当前的政府政策制定的公共性、科学性、程序性仍有待加强

3.4.2 公民参与政府政策制定的制度供给不足

3.4.3 社会两极分化下的大众寻求政府政策支持

3.4.4 “仇官仇富反智”心理否定社会精英参与政策制定的作用

3.4.5 现代理性公民培育缓慢政策参与能力有待提升

3.4.6 部分媒体迎合民粹来构建公共政策议程

3.4.7 网络舆论自身的特征易致网民政策参与无序化

第4章 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带来消极影响的对策思考

4.1 完善政策制定过程减少网络民粹主义侵扰

4.1.1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公开透明化

4.1.2 创新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反映真实民意

4.1.3 致力完善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序化建设

4.1.4 强化平民大众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能力

4.1.5 提高“思想库”在政策咨询中的实际作用

4.2 提高国家政治发展程度抵御网络民粹冲击

4.2.1 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扩大公民参与

4.2.2 加强国家政治整合

4.3 健全法治体系规范网络民粹主义行为

4.4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4.4.1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公民政治参与机会平等

4.4.2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高治理能力

4.5 提高公民素质消解网络民粹基础

4.5.1 培育人民的现代公民意识

4.5.2 培育现代文化滋养现代公民

4.5.3 培养积极正面的意见领袖

4.6 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建设

4.6.1 创新完善政府的信息宣传机制建设

4.6.2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和监督

4.6.3 提高驾驭媒体水平引导舆论理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粹主义是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伴生产物,它一直是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互联网上随之产生了网络民粹主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社会存在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对立、社会矛盾高发、腐败频发、政治发展滞后、公民权利保障缺位、大众文化流行等现象,这些使得网络民粹主义这一社会思潮产生。它依托互联网的传播广、速度快、匿名性等特点,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并引发现实中大众的民粹化集体行动。大众希望借助网络民粹主义在政策制定中寻求话语权,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意志和利益。它借助社会热点事件屡屡登场,意图将网络民粹群体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力量,以此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网络民粹主义作为影响我国当前政策制定的重要力量,值得关注。
  网络民粹主义受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不能简单地加以压制和扑灭,我们要以科学和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一问题,对网络民粹主义这一社会思潮进行规范和引导。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参与民主理论和群体心理理论等为解释基础,结合我国政府当前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详细分析了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当前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积极方面,网络民粹主义追求政策制定的公平正义、激发大众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监督政策合理有效制定等;消极方面,它以真实民意自居影响政策制定、反对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政策制定、诉求直接民主破坏政策制定程序、非理性行为选择政策方案等。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它对我国当前政府政策制定的危害性,指出它会破坏民主法治、加剧社会阶层对立、解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非理性网络暴民群体等。随后,通过剖析产生网络民粹主义影响我国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的原因,指出我国转型时期人民的心理焦虑、社会精英的不当言行、新闻媒体迎合民粹是其重要的直接原因,加之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而且分配不公平、政治发展较为缓慢、国家政治整合能力亟需加强、社会结构两级分化严重、我国文化中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以及网络自身的匿名性和传播性是其根本原因,从而希图找到问题根本的症结所在。对此,我们应客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网络民粹主义,通过完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注重市场经济良性发展、促使社会分配公平、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加强国家政治整合、构建法治体系、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管理、构建现代先进文化、培养培育现代公民等措施,在长期的努力中实现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正确驯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