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市场化程度对我国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6h】

市场化程度对我国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1.2.2 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效率的相关研究

1.2.3 市场化程度改善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论文的思路与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第2章 市场化程度对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影响的理论机制

2.1 水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源

2.1.1 水污染问题产生的经济因素分析

2.1.2 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制度因素分析

2.2 市场化程度对水污染治理效率影响的机理研究

2.2.1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问题的EKC理论研究

2.2.2 水污染问题的EKC成因解释

2.3 市场化程度对水污染治理效率影响的作用渠道

2.3.1 竞争效应

2.3.2 要素流动

2.3.3 技术改进

2.3.4 公众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值的测算及比较分析

3.1 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值测算模型的构建

3.2 数据说明与描述

3.3 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4章 市场化程度影响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实证分析

4.1 市场化程度指标介绍

4.2 计量模型构建

4.2.1 权重矩阵设定

4.3 数据说明与描述

4.4 计量结果与分析

第5章 提升我国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对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迫切要求改善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环境。市场化对经济增长有明显地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和公众参与治水的积极性。推进水污染治理市场化一方面能有效维护公众利益,另一方面能帮助市场主体走出融资困境、促进治理效率的提升,对保护我国城乡生态环境和改善城乡居民生存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水污染治理市场化在我国仍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专业性、实践性、公益性、特许性和商业性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本文旨在针对提高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提供相对创新和完善的政策建议。
  在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本文根据2008-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水污染治理相关数据,运用DEA-SBM测算出各地区水污染治理效率值,并对比分析了各地区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差别,结果表明东、中、西部水污染治理效率及效果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治理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中部中等水平,西部治理水平相对较差,这一发现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地区市场化程度呈显著相关性。本文通过运用OLS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对水污染治理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影响,最后通过Moran检验发现市场化程度与水污染治理效率影响具有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空间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首先,中国整体水污染治理效率不高,且中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相应较高。其次,空间分析结果发现,市场化程度对区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最后,我国各地区间水污染治理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间具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水污染治理不仅是一个地区自身的问题,也受到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和政府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