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恐怖时代”的文学反叙事——唐·德里罗《坠落的人》研究
【6h】

构建“恐怖时代”的文学反叙事——唐·德里罗《坠落的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致谢

目录

Introduction

1. Don DeLillo and His Falling Man \(2007\)

2. Previous Research on Falling Man Home and Abroad

3. Theoretical Bases and Working Definitions

4. Aims and Structures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Exploring the US Role in 9/11 to Challenge Official Narrative

1.1 US Hegemony in the Global Context

1.2 Reflections on Global Capitalism

Chapter Two Presenting the Complexity of Terrorism to Question Official Narrative

2.1 Conflicts of Terrorists

2.2 Moral Ambiguity of Terrorist Actions

2.3 Discursive Responses to Terrorism

Chapter Three Alluding to Artistic Forms to Confront Official Narrative

3.1 Artistic Revelations of Falling Man

3.2 Temporal Representation of 9/11

3.3 Implications of other Forms of Art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唐·德里罗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写作技巧,持续关注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探讨了恐怖主义、资本主义、媒体、语言、技术伦理等宏大话题,参与记录了冷战及后冷战时期美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为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改变,恐怖主义成为新世纪的主题。作为对“9/11”事件的回应,德里罗于2007年发表小说《坠落的人》。小说不仅关注了“9/11”事件之后“归零地”周围人们的生存处境,还探讨了德里罗小说一以贯之的严肃主题。
  自出版以来,批评者从文化研究、创伤理论以及后现代写作技巧等多方面对该小说进行探讨。但多数学者均从创伤的角度解读小说意义及影响,甚至有学者片面的理解了小说对创伤的书写,并认为小说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宏大叙事缺乏关注。本研究认为这样的分析过度关注小说人物的个人创伤经历,忽略了小说中重要的历史、政治、艺术元素,未能够把握作家的多种创作意图,低估了小说对当代社会的批判价值。
  事实上,在9/11之后美国政府通过系列官方叙事话语,大肆宣扬爱国主义,营造仇外、偏执的社会情绪,并且将美国带入“反恐战争”的漩涡,使民众承受“9/11”事件和“反恐战争”的双重创伤。而德里罗则通过《坠落的人》这一小说创作,引导读者探寻单一历史事件背后复杂的政治、历史、文化因素,凸显了小说家对创伤的关注、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危机的反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叙事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坠落的人》进行文本细读,综合分析小说主题设置与写作技巧,探讨德里罗是如何在9/11事件之后,通过文学艺术创作实现对于官方叙事话语的质疑和反驳,进而展现文学在“恐怖时代”的批判力量与人文关怀,以及德里罗作为一名严肃作家的良知与责任感。
  本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述了德里罗的文学地位和《坠落的人》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目的和结构框架。论文主体分为三章:
  第一章分析作家如何通过探讨美国在9/11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反驳官方叙事话语。本章分析表明小说中某些情节的设置、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其他人物刻画的方式的背后正是作家力图实施的叙述策略,以此揭示美国在全球中的霸权地位、全球资本主义无限扩展所带来的恶果,从而以独特的方式来暗示美国在9/11事件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章分析作家是如何通过探讨恐怖主义的复杂性来质疑官方叙事话语。分析表明小说中对作为人物的恐怖分子的内心矛盾的刻画与展现、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对比是如何与作家的创作目的相关联:揭示官方叙事话语仅片面地呈现并丑化恐怖分子,并以此作为政府军事行动之依据,同时也利用文学创作这一独特手段提供应对恐怖主义的方案,由此体现出作家对后911时代文学的潜力之信心。
  论文第三章探讨德里罗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来对抗官方叙事话语。论文分析了小说如何通过对“坠落的人”的形象之艺术化再现,从叙事时间方面对9/11事件的重构,以及对小说中所提及的其他艺术形式之象征意义的探讨,来体现作家的另一个创作意图:展现艺术在“恐怖时代”鼓励批判性思考,抵制官方叙事话语之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潜能。
  最后,结语部分对上述讨论进行总结,指出德里罗是如何围绕三个方面对官方话语进行反驳,实行其创作目的,进而体现文学作品在“恐怖时代”参与政治、书写历史、提供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独特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