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我国大学实行学院制改革的思考
【6h】

对我国大学实行学院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50年代院系大规模调整以后,学院制也随之取消。到了80年代,由于学科高度分化综合,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加大,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高等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形势下,学院制再次在我国高校回归。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学院制回归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上:一是把对学院制内涵存在意识偏差;二是脱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改革目标;三是校、院、系三者关系不顺畅,责权利不明确;四是学院数量过多;五是来自个体层次的阻力。学院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高校实施学院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有利于理顺行政管理;有利于学院内部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借鉴国外大学办学经验和加强学术交流,加快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本文在明确有关学院制基本理论问题的前提下,综述了我国学院制的发展历程;进而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学院制的发展及其与大学的关系,具体介绍了国外不同类型的学院制管理模式,并归纳出其共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改革的形势,针对在推行学院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校推进学院制改革的对策建议,即:学院制改革要符合学院制的内涵;学院制改革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核心;学院制改革应明确校、院、系之间的权责关系;学院制改革应该具有自己的一定的特色以及人本为核心的阻力控制策略,希望对我国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