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6h】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3.文献综述

4.研究目标与假设

研究方法

1.被试

2.研究工具

3.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结果

1.儿童遭受虐待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2.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3.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适应间的预测作用

4.应对方式、心理复原力在儿童虐待和社会适应间的中介效应

5.分析与讨论

结束语

1.结论

2.本研究的不足

3.研究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儿童这一新生代群体,儿童期又是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因此本研究针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探讨,对减少儿童虐待现象,提高儿童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兴安盟某小学和某中学的1152名8-14岁的儿童为被试,以儿童虐待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国小小学生生活适应问卷为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相关数据。测试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
  (1)本研究调查地区儿童期虐待经历发生率以躯体忽视发生率最高,占17.4%,依次是情感忽视占8.6%,性虐待占7.3%,躯体虐待占6.4%,情感虐待,占1.6%。
  (2)儿童虐待总分及性虐待维度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3)儿童虐待总分及各维度在不同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水平,父母职业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
  (4)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5)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可以预测社会适应。儿童虐待可以预测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
  (6)心理复原力、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在儿童虐待和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