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A科恩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解读研究
【6h】

G.A科恩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解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恩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前提解读

一、马克思解读拜物教的起点

二、科恩解读拜物教的起点

第二章 科恩对马克思三大拜物教理论内容的解读

一、商品拜物教

二、货币拜物教

三、资本拜物教

四、拜物教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第三章 G.A科恩对马克思破除拜物教的目的及路径解读

一、科恩对马克思破除拜物教目的解读

二、科恩对马克思破除拜物教路径的解读

第四章 科恩对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解读的得失分析

一、解读的积极意义

二、解读的缺陷及产生误解的根源

第五章 研究科恩对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解读的启示

一、通过借鉴先进文明成果丰富马克思主义

二、通过破除拜物教寻找解放之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初期,就发现了“物支配人”的问题。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马克思对“物”与其“社会形式”进行了详细区分,为分析拜物教理论做了前提准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剩余价值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等书本中,他对拜物教的阐述基本成型,并在《资本论》中彻底定型。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始终存在着商品、货币和资本三重拜物教现象,它们是现实的人必须直接面对的感性现实,马克思尖锐地批判这种现象。G.A科恩(以下简称科恩)在研读了马克思相关文献著作的基础上,于《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一书中阐述了他对马克思拜物教的解读,在此书第四章中,科恩对社会的物质性和社会性进行了区分,而后在第五章中又清楚地分析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他的解读有得有失,但必须肯定的是,他研究拜物教这个主题是适应时代的产物,对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解读科恩他所认为的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两个逻辑起点,一个是商品对象的起点,一个是寻找形式掩藏下的丰富内容的思维的起点。第二章,阐述了科恩对马克思的拜物教的内容解读,在这里科恩区分了商品的物质性和社会性,详细分析并解释了商品、货币和资本三大拜物教的内容以及这三大拜物教与宗教及政治的关系,最后可以得知科恩的解读与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他所展示的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正确和全面,分析得也更为清晰。第三章,分析科恩解读的拜物教破除的目的和路径,科恩指出如果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只有破除拜物教带给我们的物的幻象,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只有真正理解人的本质,经济力量支配人的现象才不再是历史的永恒规律,人才能真正地走向自由和独立,找到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抽象理论走向具体现实的有效途径。第四章,探讨了科恩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马克思的拜物教思想进行精细展示的得失,并重点分析了这种失误的方法论根源。第五章,通过科恩对马克思拜物教的解读,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马克思的拜物教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化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科恩的解读方法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经典著作也有启示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