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6h】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理论

2.1.1 公共财政理论

2.1.2 教育财务理论

2.1.3 财政拨款理论

2.2 高等学校绩效管理理论

2.2.1 绩效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经济学分析

2.3.1 公平与效率分析

2.3.2 受托经济责任分析

2.3.3 知识经济分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3.1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管理的模式分析

3.2 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3.2.1 美国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

3.2.2 英国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

3.2.3 经验与启示

3.3 国外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的发展

3.3.1 美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

3.3.2 英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

3.3.3 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

3.4 我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的探索

3.4.1 香港地区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

3.4.2 大陆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

3.4.3 经验与启示

3.5 我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的设计

3.5.1 建立协调评价的拨款机制

3.5.2 改革“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拨款模式

3.5.3 建立健全的高等学校绩效评价制度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4.1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与绩效预算管理的协同分析

4.2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预算管理体系

4.2.1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4.2.2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预算的控制

4.2.3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预算的报告

4.2.4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预算的考评

4.3 基于“投入-产出”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

4.3.1 确定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目标

4.3.2 基于“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3.3 基于DEA的绩效评价方法设计

4.4 基于绩效评价的高等学校财政拨款体系

4.4.1 在财政拨款中引入绩效因子

4.4.2 绩效拨款模式的运作机制

4.4.3 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的构建

4.4.4 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的实践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DEA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模型设计

5.1.1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绩效评价投入指标设计

5.1.3 绩效评价产出指标设计

5.2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5.2.1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5.2.2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5.3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全程解析

5.3.1 基于AHP的定性指标处理

5.3.2 基于PCA的指标分类降维

5.3.3 基于DEA的绩效评价

5.4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DEA分析

5.4.1 有效性分析

5.4.2 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5.5 基于DEA的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设计

5.5.1 高等学校预算绩效拨款的原则

5.5.2 基于DEA的高等学校绩效拨款公式设计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6.1 样本选取

6.2 数据来源与数据指标分析

6.2.1 数据来源

6.2.2 数据指标分析

6.3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6.3.1 基于PCA的降维分析

6.3.2 DEA有效性分析

6.3.3 DEA规模效率分析

6.3.4 非DEA有效决策单元的“投影”分析

6.3.5 绩效拨款分析

第7章 基于绩效评价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优化路径

7.1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渠道来源优化

7.2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配套措施优化

7.3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实施方案优化

7.4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信息采集优化

7.5 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优化

7.6 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模式优化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基于AHP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定性分析指标判断矩阵

附件2 我国首批“985”高等学校财政“投入-产出”指标统计表

附件3 基于DEA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产出”绩效评价软件操作设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的重要性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突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实现这一目标,财政资金对教育的投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编制预算。”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意味着一年的教育经费将超过2万亿。基于此,本文试图解决两大难题:一是怎样评价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的绩效;二是怎样构建基于高等学校功能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高等学校财政教育投资的绩效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别论述公共财政理论、教育财务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的基础上,对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阐述了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实施流程。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探索了我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在研究对比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和绩效预算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高等学校绩效拨款以及绩效预算管理实践,提炼归纳了这些国家的高等学校财政投资绩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探索了我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
   (2)构建了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实际情况,从大学自身的职能入手,确定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四个影响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的评价因素,提出了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实施过程、结果运用,构建了基于我国高等学校功能的教育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了基于DEA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模型。在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模型。主要运用了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投入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得出产出比率,然后进行各高等学校之间的对比,得出评价结果,建立了基于DEA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模型。
   (4)基于DEA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实证研究。本文对财政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首批“985高等学校”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加以论证。本文探讨了我国财政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财政教育投资经验,并从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资的角度,提出了创新教育财政投资环境的政策路径。
   (5)提出了基于绩效评价结果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管理的优化路径。根据所构建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流程设计、模型设计以及实证研究,本文对基于绩效评价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与管理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