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党的青年教育思想视域下大学生成才观培育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调查为例
【6h】

党的青年教育思想视域下大学生成才观培育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调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成才观内涵及其培育的重要意义

2.1 大学生成才观的内涵

2.2 大学生成才观的时代特征

2.3 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成才观的重要意义

第3章 党的青年教育思想为大学生成才观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3.1 党的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2 党的青年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成才观培育的指导意义

第4章 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成才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概况

4.2 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成才观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4.3 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成才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5章 党的青年教育思想视域下大学生成才观培育策略

5.1 “以德为先”:加强当代大学生品德修养

5.2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5.3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教育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

5.4 “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重视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A

附录B

展开▼

摘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是一个优秀的青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成才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然而,在社会需求和评价标准日趋多元、就业方式和就业岗位日益多样的今天,当代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成才观,怎样才算是成才,怎样才能成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青年成才教育工作,对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都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成才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综合叙述了国内外关于党的青年教育思想、大学生成才观研究方面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是从选题角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的。选题角度上,以党的青年教育思想为视域,研究大学生成才观培育策略;研究内容上,系统阐述了党的青年教育思想,并归纳出其主要特点;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第二章阐释大学生成才观的内涵,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成才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的特征,20世纪50至70年代“又红又专”的成才观,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四有新人”成才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个统一”的成才观。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成才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运用文献解读法,从青年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四个方面系统梳理党的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根据文献资料归纳出党的青年教育思想的五个主要特点,即: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客观的规律性、强烈的实践性以及不断的创新性。较系统地阐述了党的青年教育思想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成才观指明了正确方向、发展目标以及科学路径等,因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研样本,从成才标准、成才动机、成才影响因素以及成才途径等四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成才观现状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出其成才观方面存在重才轻德倾向、社会责任感意识不强以及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一定分析。
  第五章论述了在党的青年教育思想指导下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成才观应努力的方向,即探析了培育的思路与对策。着重以党的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在前面几章的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章着重提出了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成才观需要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须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勤奋学习,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自觉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优秀接班人的重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