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研究
【6h】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引言

0.1问题的提出

0.2文献和实践综述

0.2.1国外政府转型和电子政务思想和实践综述

0.2.2国内文献和实践综述

0.3本文研究主题和论文结构

0.4本文的写作阶段、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0.4.1本文写作阶段

0.4.2研究方法

0.4.3创新点

1历史视角下的政府职能

1.1政府的起源

1.2政府的职能

1.2.1政府职能概述

1.2.2中国传统语境中政府职能的简约

1.3政府职能的变迁

1.4服务型政府和均等化服务

1.4.1公平正义对社会平衡的要求

1.4.2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现状

1.4.3服务型政府建设

1.4.4均等化服务

2电子政务

2.1电子政务概念

2.2电子政务的时代背景

2.2.1政府转型

2.2.2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政府重塑

2.3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

2.4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2.5电子政务中的管理观念

2.5.1互通

2.5.2规范

2.5.3以绩效考评来约束政府

2.6电子政务的公平与公正

2.6.1知识与知识经济

2.6.2平等获取信息的意义

2.6.3电子政务建设观念与信息的平等获取

3个性化服务的必然

3.1均等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3.2信息时代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3.2.1海量数据的快速增长

3.2.2网络信息组织的失序

3.2.3用户的多样性

3.3个性化服务的实质

3.4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所决定

3.5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决定

3.6政府雇员在履行政府公务中的需要

3.6.1知识经济时代特点

3.6.2政府雇员所面临的挑战

3.6.3面向政府雇员的个性化服务的必然

3.7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政务信息公开

4信息集成

4.1政务信息的现状和挑战

4.2数据集成概述

4.2.1联邦数据库系统

4.2.2中间件方式

4.2.3数据仓库系统

4.2.4小结

4.3基于XML、本体和Web Service的电子政务数据集成技术

4.3.1 XML技术

4.3.2语义网和本体

4.3.3 Web Services技术

4.4基于XML、本体和Web服务的信息集成方案

5电子政务中个性化服务

5.1个性化服务概述

5.2个性化推荐的相关技术

5.2.1信息检索技术

5.2.2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s)

5.2.3数据分类(Data Classification)技术

5.3用户模型的表达

5.3.1群体特征和显式特征收集

5.3.2用户兴趣的隐式收集

5.3.3用户描述文件

5.4个性化推荐

5.5针对公务员的个性化服务

6个性化服务的延续

6.1社会阶层的分化格局

6.2深入互动是政府职责所系

6.3深入互动是公共政策科学化的基础

6.4深入互动是社会监督和纠错的保证

6.5深入互动有赖制度的保证

7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将电子政务纳入到政府改革的视野内,认为电子政务并不是一个信息时代的时尚品,而是为了达成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施政质量、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进行科学决策、改善政府与公众交流的实际承载者,是以现代公共管理思想为灵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政府办公和服务公众的平台。而对政府角色的定位,则放在历史的宏观框架中予以审视,从政府的历史缘起和历史发展脉络中指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而针对现阶段阶层分化的事实,为了确保社会之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公众之机会均等,为了让社会公众能享受均等化的服务,实有向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之必要。本文认为,个性化服务首先是为了简化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屏蔽各阶层信息利用水平的差异、改善政府和公众的互动的必要举措,也是节约公众获取政务服务和政务信息成本、保障公众基于人性化的角度自由定制政务服务和信息的手段。 本文的结构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引言。引言通过提出问题并概述中外文献和相关实践,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主体和论文结构。并就本文的写作阶段、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予以说明。 第二,历史视角中的政府职能。本章主要从探讨政府之起源、政府之职能和政府职能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来指出政府秉承公平和公义之原则对公众提供均等化服务之必要。指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对阶层之分化和公共服务不均等现状进行改变的必经之途。 第三,电子政务。在政府改革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框架内揭示电子政务实是政府服务公众之理念的具体承载者,探讨公共管理运动和信息技术对电子政务之塑造,指出电子政务之发展实是其背后管理理念的推动,同时也指出电子政务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意义。 第四,个性化服务之必然。本章从揭示均等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之关系入手,指出在网络信息失序的时代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来屏蔽公众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简化公众信息的信息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亦指出提供个性化服务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逻辑。同时,本章也指出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政府雇员提供个性化服务之必然。 第五,信息集成。本章从政务信息的现状和挑战入手,在分析现有几种信息集成模式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政务信息的集成方案。 第六,电子政务中的个性化服务。本章主要在分析个性化服务概况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框架。 第七,个性化服务的延续。本章在探讨社会阶层分化的基础上,指出发展公众和政府的深入互动实是政府职责之所系,认为这种双向的深入互动不仅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也是进行社会监督和纠错的保障。最后指出了基于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基础上进行深入互动的四个环节,并指出了这种深入互动实是达致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归宿。 第八,总结。主要从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确需公众和政府之合力,亦指出提供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个性化服务之必要。

著录项

  • 作者

    马东升;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大学;
  • 学科 档案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家真;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电子政务环境; 个性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