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家族“六月六”节日文化研究——以湘西龙山县报格村为个案
【6h】

土家族“六月六”节日文化研究——以湘西龙山县报格村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报格村概况

第一节报格村的生境

第二节报格村的宗族与婚姻

第二章 报格村的“六月六”

第一节“六月六”的缘起

第二节节日的筹备

第三节 节日娱乐

第四节节日中的宗教仪式

第三章 报格村其他的节日

第一节 不同村落的节日

第二节报格村共同的节日

结语:节日——村落关系的生产、维系与巩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区域内民众互动的视角,探讨节日在维系和整合村落关系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六月六”存在的区域(或族群)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缘起久远。根据汉族历史文献和民俗资料记载,该节日最初源于宋代的“天贶节”,在后期的发展中,不断增添新的民俗内容或形式:“吃新节”、“歌节”、“洗晒节”、“庙会”、“花儿会”等,但整体说来“六月六”节日习俗或者说节日文化,在内地很多地区已日趋式微,而分布在湘西的土家族依旧在隆重庆祝,其中以龙山县报格村尤为突出,且当地的传统文化中有“六月六胜大年”的说法。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一个看似普通的节日为何成为地方社会极度重视的习俗?对该话题的分析、讨论构成本研究一个基本的问题意识。以此为导向,本研究希望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探讨何为节日这一理论话题,或者说,为该主题的研究与讨论提供一个具有实证性的“注脚”。
  报格村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靛房镇东南角。当地六月六节日内容主要包含“饮食”、“宴请”、“娱乐”和“仪式”四大方面。从农历六月十四下午开始客人陆续到达主人家,六月十五(即六月六)过正节气,六月十六客人返程。节日期间最热闹的娱乐活动当属“唱山歌”与“摆手舞”。而节日期间的仪式像一个“文化传统贮存器”,包容了农事、节气、宗族、娱乐、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重要的仪式活动有敬土王、敬家先与敬土地。仪式的功能主要在于祈求祖先和神灵的护佑,使在世者平安、健康,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也营造了一个温情、团结的氛围。土王是土家族地区不同宗族不同支系人们的共同信仰,而家先则由每家每户自己的祖先担当。不同的群体在面对相同的利益时,在需要共同作出某项决定时,会组织参与一个更大的仪式活动。通过进行仪式活动,将小单位“宗族”与大单位“土家族”联系在了一起,强化了他们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报格村共有四个生产小组,每个村小组有时更像是一个自然村。四个村小组的节庆活动有同有异,节庆习俗方面的差异形成其各自的特色。譬如报格一组、二组和四组过端午节,三组阿渣洞过六月六。阿渣洞的居民在庆祝自己的节日时,常常会邀请其他村落的亲戚;而当其他村落过“端午节”、“四月八”时,这些亲戚又会反过来邀请对方。在“六月六”、“端午节”、“四月八”期间,报格村不同小组之间相互请客,轮流庆祝。因此六月六节是一个阿渣洞特有的节日,一个共享的节日,也是一个“交换”的节日。村落之间相互“交换”节日,形成了当地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当地节日所体现的节庆互动与节日“交换”,使家庭、村落之间形成了一道关系网,强化了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甚至是县与县之间的情感与往来。湘西龙山县“六月六”节日文化研究表明,在传统中国社会,节日仪式的发生和维系是建立在村际关系的生产、巩固和整合之上,它们是对地方社会中社会交换或者互惠体系的象征性表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