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
【6h】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概述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基本理论

一、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

第三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现实课题

一、全球化趋势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影响

二、网络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张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影响

四、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挑战

五、党内腐败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危害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过程

第五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最大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加强社会思潮引导,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

结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人比动物高明之处不仅仅在于人具有社会意识,而且在于人能够认识和把握这种意识,为争取和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服务。个体如此,群体亦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从物质世界延伸到精神世界,于是有了不同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也有了各式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一直演绎着自身的价值逻辑。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阶级性(或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然而,统治阶级并不总是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即使是进步的统治阶级也难免犯错误,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与此相关的是,作为一门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性和学科地位也难以在人们的心目中扎下根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直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重大任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推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又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认同,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这些都严重动摇了一些人的信仰,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摆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角度,来思考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论文阐述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必然性,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具体过程和基本规律,并就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最大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首先,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内涵、本质。论文从概念分析入手,对“功能”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区别于相关概念,同时对“意识形态”的含义、特点和功能进行了简要梳理,并从社会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新的解读,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整合的软权力”的论断,并对软权力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概念,分析其内涵、特征,并阐述了在当代中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现实意义。 其次,回顾了经典作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基本理论。虽然理论家们没有直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一词,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丰富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于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分析了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过程中面临的现实课题。这些课题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社会整合软权力的重要方面展开。论文重点选择了全球化趋势加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张、网络科技发展、社会分层以及党内腐败等五个重大现实课题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了这些课题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影响。 接下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过程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的,但不是两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功能取向确立阶段、功能行为发生阶段、个体功能(初级功能)发挥阶段和社会功能(次级功能)发挥阶段。这是一个连续不断、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说来,主要有四个规律:理论的科学性与功能发挥结果成正相关规律;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文化互渗规律;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互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规律。论文对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标准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探讨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最大化的途径和方法。针对前面的分析,论文从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社会舆论、资源整合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指导;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从法制建设、党性修养、改革人事制度、做好典型宣传等方面入手,保持党的先进性,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着重从社会思潮引导、社会舆情预警、关注重点群体等方面入手,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在资源整合方面,需要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科学性;充分利用网络科技发展成果,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