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管理理念的人本回归
【6h】

管理理念的人本回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第一章管理理念及其传统人性论假设与评价

一、管理理念——澄明管理意义的“普照光”

二、人性论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管理理念

1、从“经济人”到“复杂人”

2、管理需要新的人性假设

第二章人本管理理念的提出及其合理性

一、管理理念的时代性与“效率为本”管理理念的当代危机

二、管理革命的兴起与人本管理的提出

三、人本管理理念的合理性

第三章人本管理理念的哲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哲学内涵

1、人本管理理念是哲学中“本体”或“本体论”问题在管理学中的体现

2、人本管理理念是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当代管理意义进行揭示与澄明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1、当前中国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管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管理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转变政府行政方式

3、实行人性化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说是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自我理解”,它在最深刻的层面上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建构与发展,它是隐匿在管理理论中的理论前提或逻辑支点。自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以来,“管理就是效率”、“效率至上”的管理理念已成为管理理论中不自觉的或无条件的理论前提。建构于这一前提下的各种管理理论,其实质都是对人的“物化”。但是,这种管理也陷入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因为管理或管理学不重视人、不关心人。所以,有必要通过对“何为管理”、“为何管理”等管理理念的追问与反思,来揭示并澄明管理对当代人的意义,并由此实现管理“意义范式”的转换,为当代管理学构筑新的“逻辑支点”。以人为本的管理,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管理方法的变革,而是人类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它是在对传统管理理念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重新确证人在管理中的本体地位。当前,我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同时又是一个矛盾的凸显期,通过管理意识范畴的转换,对我国政府实现和谐管理与和谐社会的运转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管理理念及其传统人性论假设与评价,指出传统的管理理念实质上是对人的“物化”。这就造成了管理学视域中的人,是一种片面的、抽象的人,即现实中整体的、开放的人在管理或管理学中一直处于“缺位”状态。 第二部分论述了在新时期下人本管理理念的提出及其合理性。并提出了对人本管理的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把人的因素当作了管理中的事实上的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第二个层面是“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受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并且指出真正的人本管理应该是让人们由“片面的相信人的理性、科学以及由人的理性、科学所通达的效率”到“相信人是管理的主宰,科学与效率只是人类实现.发展自我的手段”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三部分是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行哲学层面上的理解以及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解决途径。并把“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髓融入到了人本管理理念的阐释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人类管理理念的一次探索性的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