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政务环境下地税行政效能研究——以湖北地税系统为例
【6h】

电子政务环境下地税行政效能研究——以湖北地税系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二、电子政务与行政效能的理论基础

(一)电子政务相关理论

1.电子政务的概念

2.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二)行政效能相关理论

1.行政效能的概念

2.行政效能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三、湖北地税电子政务系统对行政效能的影响分析

(一)湖北地税电子政务发展指导思想

(二)湖北地税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1.湖北地税信息化建设发展概况

2.湖北地税电子政务主要模式

(三)湖北地税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效能的积极影响

1.促进了税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

2.提高了税源分析监控效率

3.提高了纳税效率,降低了纳税成本

4.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节省了行政成本

5.促进了地税税收征管流程和行政工作流程一定程度的变革

(四)湖北地税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税收管理理念落后

2.组织结构的不合理

3.税收征管流程需要重组再造

4.税务信息系统各立门户,信息分散,整合利用率很低

5.人才素质不高

四、运用电子政务提高地税行政效能的对策

(一)革新地税机关管理观念,树立信息化思维,确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

(二)利用信息技术,逐步推进组织机构的改革,构建扁平化、集约化的组织

(三)重组税收征管流程

(四)树立科学的信息资源整合理念,实现信息化建设“一体化”

(五)加强人员计算机应用和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电子政务浪潮的蓬勃兴起,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只有接受全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形成的今天有所作为。而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入电子政务,实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转型,成为各国政府目前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电子政务是完善现代政府管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管理措施,是政府运作管理机制的范式转变。政府管理作为上层建筑,必须服务于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新经济形势要求政府必须削减旧经济时期膨胀起来的许多不必要的权力,把政府包揽的社会事务大部分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自行管理。这样,政府部门就可以把握全局,进行宏观管理,有利于大幅节约政府管理成本,转变政府作风,防止腐败现象。这是进一步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电子政务的主要目的是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等工作进程,从而营造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的电子化虚拟机关,实现广泛范围意义的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使用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人们各种不同的针对个性的服务选择。电子政务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了新途径。 地税机关强调“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所以地税内部业务过程的计算机化是地税机关实现“为纳税人服务”信息化的基础。利用信息化强化地税机关的管理职能,同时,将地税机关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面向用户的服务系统的建设结合起来,综合加以考虑和规划,切实提高地税行政效能,是地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甚至同国税系统相比,湖北地税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还比较低,还存在信息孤岛。如何适应以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是当前税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通过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国际比较,分析了湖北地税税收信息化建设对地税机关行政效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多层面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展望了地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运用对比、理论分析的方法,首先对电子政务尤其是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立和发展进行分析,介绍了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湖北地税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进而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地税行政效能的影响,并指出湖北地税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