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语法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死”和“生”为例
【6h】

论语法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死”和“生”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死”和“生”在汉语中是两个非常常用的词,二者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生物体)生命的结束和生命的出现,产生时均为动词,但是在漫长的语言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由最初的基本义,发展演化出了多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死”和“生”都有副词词性,副词性“死”和“生”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复杂的语法化过程形成的。
   语法化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目前语法化理论的研究和单个词的语法化过程探索方面成果显著,但是对于个案“死”和“生”的语法化研究还较少。因此笔者认为对“死”和“生”的语法化进行深入和细致的描写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目前将语法化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教材的编写和语法点顺序的编排给出自己的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描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并概括有关“死”和“生”语法化的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死”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语法化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探讨“死”的语法化原因和机制。
   第三部分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生”的演变过程进行描述,分析“生”的语法化过程,并研究阐述“生”的语法化原因和机制。
   第四部分探讨语法化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