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习者信念与课堂表现相关度的实证研究
【6h】

学习者信念与课堂表现相关度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调查了学习者的信念与课堂表现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的方法,以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前期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该问卷包含两部分:其一,根据Richards和Lockhart制定的信念系统和前期访谈结果,设计了调查学习者信念系统的问卷,包含学习者对于英语学习的性质、英语使用者、四项语言技能、老师的教、语言学习、合适的课堂行为、自我以及目标的信念;其二,参考并提取了Hayes设计的调查学生课堂表现的问卷,包含口头参与、控制他人、寻求帮助和社交性四个方面。将该问卷结果经过SPSS17.0软件的分析后,笔者总结了该校英语专业研究生们的信念状况、课堂表现以及二者的相关性。
   首先,英语学习者大多有如下信念:他们大多数赞同西方学生们的在课堂上敢于发言以及打断他人、与他人辩论的学习习惯,但是同时他们又认为在目前的国内课堂上打断他人和批判他人的行为是不礼貌的;大部分学习者们认为口语较难,为了找工作的目的他们也重视口语的锻炼,同时他们为了做好科研也锻炼听力和写作技巧;学习者们对学习有自己的一套“定势捷径”,而这源于传统的以考试和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最后,学习者们多数认为自己性格偏内向,随年龄的增长而学习兴趣和激情在减少,同时一半的学习者没有把长期目标带进课堂学习。
   其次,关于课堂表现,学习者们大多数乐于寻求他人帮助,但较少有控制他人的倾向,同时口头参与度低,在一定条件下与同学间有一定的互动。
   再次,学习者各种信念和课堂表现间有一定相关度。其中学习者的对英语使用者、四项语言技能、老师的教、语言学习、以及目标的信念与其四种课堂表现有频繁的相关度。
   然后,笔者从对自身的认识和对外部环境的认识两个方面再次综合分析了学习者信念与课堂表现间的相关联系。学习者们目前较消极的课堂表现源于两个层面的原因:个人性格特征、对自我的课堂道德约束、自身英语能力以及目标性是根本原因,而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影响下的心理定势、学习习惯或捷径以及老师的外部影响是刺激学习者们出现消极的课堂表现的很大诱因。
   最后,笔者根据分析结果对学习者和教师们都提出了建议。学习者们应客观看待自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同时也应努力摈弃消极的学习习惯,培养个人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批判的学习态度。教师应注意将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给出批判性反馈的同时,也应注意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