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六义”学术史研究
【6h】

“诗六义”学术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20世纪以来“诗六义”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其意义

三、研究的重点与方法

第一章 先秦至西汉:“诗六义”研究的萌芽

第一节 先秦至西汉“诗六义”文献概述

第二节 季札、孔子等论“诗六义”

一、季札论风、雅、颂

二、孔子论“诗六义”

三、师乙论风、雅、颂

四、子夏论颂与乐豫论比

五、荀子论“诗六义”

六、《礼记》论雅、颂

第三节 《诗大序》与《毛传》论“诗六义”

一、《诗大序》论风、雅、颂

二、《毛传》独标兴体

小结

第二章 东汉至唐:“诗六义”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东汉至唐“诗六义”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郑众等论“诗六义”

一、郑众论“诗六义”

二、王逸论比、兴

三、刘熙论“诗六义”

第三节 郑玄论“诗六义”

一、“诗六义”的特点

二、“诗六义”影响

第四节 孔颖达三体三用说

一、三体三用之说的提出

二、论“六义”之序

三、以政教释风、雅、颂

四、对赋、比、兴的发展

五、论变风、变雅

第五节 成伯玙论“诗六义”

一、三情三用之说的提出

二、论风、雅、颂

三、论赋、比、兴

四、论风、雅、颂之正变

小结

第三章 宋:“诗六义”研究的高潮

第一节 宋“诗六义”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以政教释“诗六义”(上)

一、欧阳修论“诗六义”

二、王安石论“诗六义”

三、苏辙论风、雅、颂

第三节 以政教释“诗六义”(下)

一、张纲论风、雅、颂

二、林岊论“诗六义”

三、黄櫄论“诗六义”

四、王柏论风、雅

第四节 程颐论诗兼六义

一、诗兼六义的内容

二、诗兼六义的意义

三、诗兼六义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李樗等论诗兼六义

一、李樗论“诗六义”

二、林之奇论“诗六义”

三、唐仲友论“诗六义”

第六节 苏轼等论“诗六义”

一、以文学论赋、比、兴

二、以声歌论风、雅、颂

三、以诗体论“诗六义”

四、以语言风格论风、雅、颂

第七节 郑樵论“诗六义”

一、风、雅、颂声调不同

二、风、雅、颂语言风格不同

三、论兴

第八节 王安石等论大、小雅

一、王安石认为雅表意有大小

二、苏辙认为雅内容有大小

三、范处义认为所用有大小

第九节 朱熹论三经三维说

一、三经三纬

二、论风、雅、颂

三、论赋、比、兴

四、影响

第十节 宋人论风、雅、颂之正变

一、风、雅有正变

二、风、雅无正变

小结

第四章 元、明:“诗六义”研究的缓慢发展

第一节 元、明“诗六义”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对朱子“诗六义”的传承

一、梁益论“诗六义”

二、刘瑾论“诗六义”

三、梁寅论“诗六义”

四、刘玉汝论“诗六义”

五、姚舜牧论“诗六义”

第三节 以声音释风、雅、颂

一、吴澄论风、雅、颂

二、朱倬论风、雅、颂

三、朱载堉论风、雅、颂

四、顾起元论风、雅、颂

第四节 以政教释“诗六义”

一、傅若金论风、雅、颂

二、何楷论风、雅、颂

三、朱谋玮论比、兴

第五节 兼用汉宋之学

一、季本论“诗六义”

二、杨慎论雅

三、李先芳论风、雅、颂

四、曹学佺论风、雅、颂

第六节 章潢论“诗六义”

一、论风、雅、颂

二、论赋、比、兴

第七节 郝敬论赋、比、兴

一、赋、比、兴的含义

二、赋、比、兴联系密切

三、比有不同的形式

第八节 朱朝瑛论赋、比、兴

一、用诗有赋、比、兴

二、用诗有赋、比、兴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清及近代:“诗六义”研究的总结与剖析

第一节 清及近代“诗六义”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对以政教释“诗六义”的总结(清)

一、陈启源论“诗六义”

二、严虞惇悖论赋、比、兴

三、方苞论“诗六义”

四、胡承珙论风、雅、颂

五、陈沆论比、兴

第三节 对以政教释“诗六义”的总结(近代)

一、迮鹤寿论风、雅、颂

二、马瑞辰论风、雅、颂

三、陈奂论赋、比、兴

四、魏源论比、兴

第四节 对以声歌释风、雅、颂的总结

一、顾炎武论南、豳、雅、颂

二、毛奇龄论风、雅、颂

三、黄中松论风、雅、颂

四、顾镇论风、雅、颂

第五节 对以诗体释“诗六义”的总结

一、朱鹤龄论赋

二、崔述论风、雅、颂

三、阮元论颂

四、皮锡瑞论赋、比、兴

五、章炳麟论“诗六义”

第六节 对以文学释赋、比、兴的总结

一、王夫之论比、兴

二、顾镇论兴

三、方玉润论赋、比、兴

第七节 “诗六义”新探

一、惠周惕论赋、比、兴

二、惠士奇论风、雅、颂

三、戴震论赋、比、兴

四、焦循论比、兴

第八节 姚际恒赋、比、兴新论

一、兴分两类

二、比而赋

三、解诗要区分三体

四、对旧说的质疑

第九节 清人对风、雅、颂的再认识

一、大、小雅的标准

二、风、雅正变的有无

小结

结语 “诗六义”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六诗”的概念源于先秦,“六义”的概念出现在西汉,一般认为“六诗”就是“六义”。“诗六义”的称呼一直延续至今,其间,对“诗六义”的研究从没有中断过,且争鸣不断。本文通过文献学的方法,对“诗六义”学术史进行研究,揭示各个阶段对“诗六义”的研究状况,理清其学术发展的脉络。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述20世纪以来,“诗六义”研究的状况,确定本文研究的对象、范围、重点,说明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先秦至西汉:“诗六义”萌芽。主要探究先秦至西汉对风、雅、颂、赋、比、兴的研究。先秦典籍提供丰富的“诗六义”资料,像《周易》、《诗经》、《周礼》、《仪礼》、《左传》、《论语》、《孔子诗论》、《孟子》、《荀子》、《庄子》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贤们,如孔子、荀子等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尽管他们论及的概念是粗浅的,但对“诗六义”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同时对先秦“诗六义”的概念的解读对汉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西汉在先秦研究“六诗”的基础上,提出“六义”的概念,且出现两个重要的研究“诗六义”的作品,一是《诗大序》,二是《毛传》。《诗大序》首次对风、雅、颂作具体的解释,“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比附政教十分明显,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毛传》直接标明兴,虽没有对兴作具体的解释,但毕竟有首创之功。
   第二章东汉至唐:“诗六义”研究的发展。东汉“诗六义”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完整地解读了“诗六义”的概念。其突出的代表是郑玄。他继《诗大序》之踵,又提出赋、比、兴的概念,比附政教十分明显,不仅如此,他还提出“正变美刺”的观点,因为他比较完整地阐述“诗六义”的概念,对当时,乃至后世对“诗六义”的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还有郑众、王逸、刘熙等经学家对“诗六义”的解释,也不容忽视。魏晋至隋唐代对“诗六义”进行解读,主要有孔颖达、成伯玛。孔颖达明确提出“三体三用”之说,尽管没有脱掉郑玄比附政教的特征,但明确将“诗六义”分为两部分,是对郑玄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当然还提出比、兴皆用美刺善恶的观点,是对郑玄比、兴概念的纠正。成伯玙主要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诗,提出“三体三情”之说,由“三体三用”演变为“三体三情”,并非只是名称的改变,反映成伯玛对“诗六义”的理解略有创新。对兴的理解注重文学性,说兴有“叹咏尽韵”等效果,这有继承魏晋文论家的观点。
   第三章宋:“诗六义”研究的高潮。宋代是辨经疑古的时代,对汉代《诗经》学重新反思。在“诗六义”研究上,突出的特点是突破汉唐的观点,研究的著作众多,观点不断创新。有继续以政教比附“诗六义”,例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辙等。程颐提出诗兼六义的观点,认为“诗六义”都是写法。其云曰风者,谓风动之也;曰赋者,谓赋陈其事也;曰比者,直比之;曰兴者,因物而兴起;曰雅者,正言其事;曰颂者,称颂德美,吕祖谦、吕乔年、李樗、林之奇等都坚持该观点。朱熹提出三经三维说,即风者,民俗歌谣之诗;雅者,正乐之歌也;颂者,宗庙之乐歌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比者,以彼者比此物也。其也将“诗六义”分两个部分,与孔颖达相同,但实质已发生变化,以声歌释风、雅、颂,从文学的角度解释赋、比、兴,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郑樵、程大昌等也认同该观点。王质认为“诗六义”就是六种诗体。严粲、章如愚等主张以语言风格释风、雅、颂。这些都丰富了“诗六义”的理论。
   第四章元、明:“诗六义”的缓慢发展。首先是对朱子“诗六义”的继承、补充。一方面对朱子“诗六义”的传承,如梁寅、刘瑾、梁益、朱公迁、许谦、胡一桂、李公凯、刘贞等,都宗于朱熹《诗集传》,在“诗六义”的解释上没有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是对朱熹《诗集传》的补充、阐释。如刘玉汝云认为比、兴之别还在于比是以彼物状此物,兴却能以此事兴此事。姚舜牧云:“尝读三经三纬之说,窃有疑焉。”其对朱熹的标注发出质疑,但对朱熹“诗六义”的定义并无异议。以上诸家有墨守朱熹“诗六义”的观点,也有对其观点进行进一步完善、充实。元、明二代虽以朱熹的《诗集传》的传播占据主要位置,但也有一些经学家宗于汉学。如何楷、朱谋玮。杨慎等都认为“诗六义”与政教有关。“诗六义”也有新的论断。李先芳认为风、雅、颂的区别不是音调的不同,也不是辞气、内容不同,而是来源不同,出处不同。郝敬云:“凡诗未有离兴者。兴者,诗之情。情动于中,发于言为赋。赋者,事之辞。辞不欲显,托于物为比。比者,意之象。”朱朝瑛认为“古者作诗有赋有比、兴,而用诗亦有赋有比、兴”。用诗亦有赋有比、兴的观点,这些是对“诗六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五章清及近代:“诗六义”研究的总结与剖析。清代学者站着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既有对汉学的反思,也有对宋学的反思。对汉代“诗六义”的总结,如对风、雅、颂比附政教,陈启源认为风、雅、颂主于《大序》。方苞云:“风言上之教化动于民者;雅,正也,正乐之歌也;颂者,容也,美盛德之形容”。对以声歌释风、雅、颂的总结,惠周惕认为“风、雅、颂以音别也”。顾镇、毛奇龄、黄中松等坚持该观点。对以语言风格释风、雅、颂的总结,方玉润认为风、雅、颂之别,风体的特点是“轻扬和婉,微讽谲谏”,雅体“整肃而显明,昌大而畅达”,颂体是“其词则简,其义味则隽永而不尽”。这些观点是对“诗六义”的总结。有的对“诗六义”的新探究,惠周惕提出兴兼比、赋的观点”。焦循认为“比当如《春秋》“决事比”之比,比犹例也,歌诗必类。”戴震提出“比通赋与兴”的观点等。这些观点是对“诗六义”的创新。
   第六章“诗六义”思考。“诗六义”应该为六种诗体,一是“诗六义”所教的对象为瞽矇,二是教瞽矇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六诗”,三是“六诗”的顺序为风、赋、比、兴、雅、颂,四赋、比、兴为方法论是不合理的,先秦古籍也没有关于赋、比、兴手法的论述。那么“诗六义”为六种诗体应该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至于为什么没有赋、比、兴三种诗体,郑玄的解释是乎有一定的道理,即合于风、雅、颂之中,无复择别。

著录项

  • 作者

    李平;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典文献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齐洲;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
  • 关键词

    诗六义; 学术史; 语言风格; 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