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研究
【6h】

大学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引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文献综述

2.1 社会学习理论简述

2.1.1 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2.1.2 社会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

2.2 自我效能感理论

2.2.1 有关自我效能感概念

2.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3.大学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工具

3.3.1 量表调查

3.3.2 访谈

3.4 调查程序

3.5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结果分析

4.1.1 量表一数据分析

4.1.2 量表二数据分析

4.1.3 访谈资料分析

4.2 结果讨论

4.2.1 有关自我效能感状况

4.2.2 大学英语学习效能中的性别差异

4.2.3 大学英语学习效能中的专业差异

4.3 大学英语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5.研究启示

5.1 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情况,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5.2 引导学生体验英语学习成功

5.3 提供学生恰当的榜样示范

5.4 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言语规劝

5.5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唤起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5.6 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学校的集体效能感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展开▼

摘要

在笔者近十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深感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困境。他们或因为中学英语学习基础缺失,或因为不适应大学英语的教材、教法或学习方式,或因为停留在高中阶段水平、停滞不前,导致学生考试不及格或者难以实现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这些失败的经历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连带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价值观、学习策略,进而产生了焦虑、抑郁、浮躁的消极的学习情绪。
  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于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四大内容之一。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当前水平上能否完成某项任务的预期和期望,是对自己完成该项任务时所需的能力判断,并随之而生成的克服困难的信念、自我调控能力等。自我效能感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在困难面前胡胜任感、自信等有相似的意义。该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其它组成部分的最终运用,即个体在历经了观察学习、积极处理人、环境、行为三元关系后,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素养。这种状态,换言之,自我效能感或高或低,在面对困难时,自信心或强或弱。这一理论已得到广泛的研究的运用,包括体育竞技、学业成绩、身体锻炼、政治参与等。
  本论文基于这一理论,对我任教学校的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工具参考了江西师范大学李梦茹的大学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经过spssl6.0分析,信度系数在0.7以上。被问卷调查学生来自我校四个自然班,184人;20名被访谈学生来自其它专业和班级,文理兼之。数据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成绩成正相关,并说明效能感来源成正相关。访谈结果说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中学英语学习经历、他人的言语鼓励、榜样作用、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等。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我的教学经历,从六个方面提出的建议。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的学习情况,确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英语学习中的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从班级中选取恰当的学生榜样,其它学生既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学习到取得成功的途径;此外,充分发挥鼓励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开启成功的大门。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学生沮丧、止步不前时,个别谈话,积极引导。当然,学校和教师群体的集体效能感也不容忽视,它将决定教学目的、态度和一系列的教学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