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瀹智莫如观小说——《中外小说林》的“开民智”透视
【6h】

瀹智莫如观小说——《中外小说林》的“开民智”透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黄世仲与《中外小说林》研究综述

(二)清末小说“开民智"相关研究

三、论文构思

(一)论文旨趣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小说界革命”与《中外小说林》

第一节 清末的“小说界革命”

第二节 岭南小说刊物—《中外小说林》

一、革命宣传家:黄伯耀、黄世仲

二、《中外小说林》之概观

第二章 小说“瀹智”舆论的鼓吹

第一节 小说者,开民智之“灵丹”,变革社会之“龙象力”

第二节 瀹智之道:小说社会功用实现之途径

第三章 移风易俗,铸造国魂

第一节 劝诫烟嫖

一、借文学之体,作禁烟助力

二、以文字之功,述娼嫖之害

第二节 倡导女权

一、揭露压迫,批判专制

二、废除缠足,兴办女学

三、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四、合群自立,巾帼女杰

第三节 教育社会,转变观念

一、破除迷信

二、提倡探险

三、教育民众

第四章 文以载道—革命宣传

第一节 批判满清政府,鼓吹民主革命

第二节 革命宣传效能

一、生存窘境

二、内容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因庚子之变,清末士人渐渐认识到普通民众对于构建现代国家的重要性,于是掀起了一场对下层民众的启蒙运动。而梁启超等人受域外政治小说刺激,揭橥“小说界革命”的旗帜,欲借助小说来达到“开民智”的目的。因而晚清小说刊物如雨后之春笋,“新小说”有汗牛充栋之势,小说的地位也在晚清达到了几千年来未有的高度,由原来的“难登大雅之堂”一跃而成“文坛之盟主”。际此潮流,清末岭南革命志士黄世仲昆仲创办了《中外小说林》,通过对《中外小说林》“开民智”的透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新小说”启蒙色彩的认识。
  《中外小说林》欲借小说“开民智”,因而杂志在每期篇首专设“外书”一栏,借探讨小说理论来强调小说对“开民智”的重要意义。而其“开民智”则主要集中于改良烟嫖两大陋习,通过创作小说来劝诫人们戒烟戒嫖,并在宣传女权,反对迷信等社会教育方面作出了重大努力。同时,作为由革命党人创办的小说杂志,《中外小说林》也登载了大量的文章,以痛斥满清政府的腐朽,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从而对民众进行政治启蒙。
  《中外小说林》虽然以“唤醒国魂,开通民智”为宗旨,而通过对其文本的粗略分析,其“开民智”效果应当是有限的。同时在晚清其他小说杂志中也存在相类似的缺陷。究其缘由,不仅仅是小说艺术价值与政治启蒙之间的内在冲突所致,更与清末士人在启蒙下层民众时,启蒙内容片面单一有关。启蒙内容的窄化,无疑弱化了小说的启蒙色彩,小说启蒙也成了知识精英们的自说自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