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践困境——基于毛家庄村的个案研究
【6h】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践困境——基于毛家庄村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三、核心概念阐解

四、个案背景的基本概况

(一)村镇简介

(二)个案家庭简介

第二章 初次报销遇阻

一、家人对政策的无知

(一)医保政策无知

(二)女儿帮忙无果

二、医院冷漠回应

(一)票据要求严格

(二)相互推卸责任

三、村干部应付了事

(一)村干部“官方”解答

(二)农妇再次声讨遇“冷脸”

四、小结与思考

第三章 再次报销无果

一、家人对政策的误读

(一)对报销制度认同但认知度低

(二)繁琐程序滋生“不平等”误解

二、医院的再度冷漠

(一)乡下人在“大”医院受歧视

(二)票据不全报销再遇阻

三、村干部的再度解答

(一)粗略讲解报销规则

(二)农妇求助终获支持

四、小结与思考

第四章 三次报销成功

一、家人对政策的熟读

(一)报销规则熟于心

(二)朋友帮忙成助力

二、村干部答应帮忙

(一)干部热心帮理票据

(二)村妇感激溢于言表

三、医院最终“松口”

(一)熟人带路好办事

(二)补齐发票报销快

四、小结与思考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一、个案经验小结

(一)医保政策下达与农民认知之间的冲突、矛盾

(二)政策实践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与策略

(三)熟人社会利与弊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地与优化

(一)医保政策完善是基础

(二)群体认知是前提

(三)医保政策执行是关键

(四)监督机制是保障

三、新农合政策实践困境的建议

(一)具体做法:平台建设

(二)成功案例:巴东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实施以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避免农民因病致困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核销过程繁琐、报销耗时长等问题却严重影响着农民获取医疗保障服务的便利性与实效性,由此,一些地区村庄出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微效、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微效等问题,是由于在现有的政策系统和环境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践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策的效果。研究村庄范围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践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选取甘肃省永昌县毛家庄村为典型个案,以农户金菊花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核销的实践过程为切入视角,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再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践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与策略,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实践中的运作进行深入描述与分析,力图揭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微观运作逻辑,并找出其政策微效的深层次动因。
  通过分析农户金菊花进行医疗保险核销的行为过程,笔者发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传递与解读层面,现有政策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缺乏对相关政策全面而正确的认知,进而无法完成规定严格的医保核销,使得农民自身利益受损。在无法享受医保权益时,农户出于利己主义考虑,通过加强对医保相关政策的认知、诉诸乡土社会的农村权威协调帮助、在医院进行“依利维权”的抵触抗争,乃至以“人情保”、“关系保”的形式,完成相关医保费用的核销。通过对于个案的分析笔者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微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本身的设计缺陷、政策宣传途径的方式低效、政策受益主体的认知偏差、政策实施过程的运行繁琐、政策配套制度的不健全均会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而政策宣传不利导致农户对于政策的认知不清、核销方式繁杂效率低下是导致新农保政策微效的根本原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微观运行逻辑,并对政策的微观效应的原因,也揭示了公共政策实践的普遍规律和特点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