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的构建——以“深圳小汽车限购”事件为例
【6h】

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的构建——以“深圳小汽车限购”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2章 网络时代与政府公信力

2.1 网络时代

2.1.1 网络时代的概念

2.2.2 网络时代的主要特征

2.2 政府公信力

2.2.1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

2.2.2 政府公信力的生成基础

2.2.3 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

2.3 网络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

2.3.1 政府层面

2.3.2 公众层面

2.3.3 小结

第3章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实特征与困境

3.1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实特征

3.1.1 政府公信力面临复杂治理环境的挑战

3.1.2 受突发事件处理的影响,政府信任度喜忧参半

3.1.3 中央政府公信力高于地方政府,政府信用度与政府层级成正比

3.2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实困境

3.2.1 政府绩效中的公信力弱化

3.2.2 政府决策中的公信力弱化

3.2.3 政府政策执行中的公信力弱化

3.2.4 政府公开信息中的公信力弱化

3.2.5 政府价值观取向中的公信力弱化

第4章 政府公信力危机:“深圳小汽车限购”事件

4.1 深圳小汽车限购事件概况

4.1.1 深圳小汽车限购事件始末

4.1.2 深圳汽车限购的相关事件追踪

4.1.3 相关主体的回应与评论

4.2 深圳小汽车限购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分析

4.2.1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4.2.2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4.2.3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危害

第5章 网络时代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的构建

5.1 国外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经验借鉴

5.1.1 以公民为中心改革政府服务

5.1.2 信息公开与扩大公众参与

5.1.3 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并重

5.1.4 行政行为与伦理法制化

5.2 网络时代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的构建路径

5.2.1 以“公众满意”为尺度,提高公众政治参与度

5.2.2 树立互联网电子政务思维,构建阳光透明政府

5.2.3 加强网络立法制度建设,规范政府权力运行

5.2.4 树立责任意识,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5.2.5 善用网络新媒体,与公众的权利表达打交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政府传统科层制下的行为模式和执政理念,动摇了执政者信奉的与生俱来的权力“合法化”观念。在自由、开放、交互的网络时代下,网络社会被视作一面透视政府公信力的“放大镜。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公众开始拥有了与政府抗衡的话语权,政府的施政、执政行为由单方制衡转向多方相互博弈,政府公信力的有序维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网络社会的复杂性、不易控制性、多变性和敏感性,导致网络舆论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评价存在褒贬不一,给政府公信力提升带来难度;另一方面,网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丰富的资源,有助于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积极性。本文以网络时代特征为论证背景,从政府公信力生成基础的角度出发,选取2014年底发生的“深圳小汽车限购”事件为具体案例,重点对地方政府公信力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出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重塑政府公信力的有效对策。
  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列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全文的理论基础,结合网络时代的特征,指出政府公信力的生成基础,并从理论上论述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多重因素;第三部分论述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实特征,政府公信力在我国存在“央强地弱”的局面,地方政府公信力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弱化趋势,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恰好相反;第四部分立足于网络时代背景下,以“深圳小汽车限购”事件为具体案例,从政府自身角度,深入分析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危害;最后一部分是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前文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
  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在网络时代中,公众开始拥有了与政府抗衡的话语权,政府公共行政行为由单方制衡转向多方相互博弈;第二,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因素除了公众和政府外,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第三,政府执政失灵是导致公信力流失的主要原因,要从变革政府自身制度的角度出发,利用网络社会的特点找寻重塑政府公信力的有效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