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一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促进的行动研究
【6h】

高一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促进的行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学困生的界定

2.2 影响学困生学习的因素

2.2.1 环境因素

2.2.2 生理因素

2.2.3 认知因素

2.2.4 动机因素

2.3 学困生学习的教学干预策略

2.4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本研究的特色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被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过程

3.5.1 研究准备阶段

3.5.2 行动干预阶段

3.5.3 研究检验阶段

3.6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差异比较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变量的前测差异比较

4.3 实验组对照组在各变量的后测差异比较

4.4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成绩差异

4.5 讨论

4.5.1 学习适应性对学困生的影响

4.5.2 行动干预对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改善

5 干预后的访谈结果

5.1 成功体验是学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根本原因

5.2 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3 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态度对学生的感染和影响作用

5.4 教师和家长对学困生的期望和鼓励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5.5 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5.6 学校的扶持倾斜政策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 研究反思

6.1 研究启示

6.1.1 学校、老师和家长要为学困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支持性的环境

6.1.2 老师和家长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学困生的转化

6.1.3 要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落到实处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学困生的转化依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针对学困生的转化,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主要探究了学困生形成的因素及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对学困生学习促进的行动研究很少。相关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试图针对高一学困生设计以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干预为主的方案,进行为期一学期的综合干预,并在干预过程中适时调整干预方案,促进学困生的学习和适应,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改善。
  本文采用池丽萍等人修订的Amabile的学习动机量表,以及王才康等人修订的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在高一年级中考录取分数线以下1-50分区间的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班,每班45人,并对这两个组中考成绩进行了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考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两个班学生的中考成绩水平基本相当。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采取行动研究策略,尝试从动机角度入手,促进高一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改善其学习效果。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差异进行了对照,得出结论:实验组学生干预前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实验后(p<0.001),学习动机上,学习动机总分及依赖他人评价得分显著低于实验后(p<0.001),外生动机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实验后(p<0.01);对照组在各变量前后测得分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的成绩差异不显著;干预后,两组的成绩差异显著(p<0.001),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访谈结果,解释了量化结果背后的原因,为干预的有效性提供佐证。
  研究表明: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成绩的差异对比,行动研究对实验组学困生的生活和学习适应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学困生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有所提升,学习成绩有所改善。行动研究能够较为有效地转化学困生,但这一工作是个长期和艰难的工作,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学困生的转化,要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地落到实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